列表网_列表在线网
列表在线网 > 知识列表 >

建文帝是谁

编辑:列表君 时间:2023-12-15 14:42:12来源:列表在线网

提起明朝马皇后,大家耳熟能详,但大家熟悉的只有马秀英,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也被称为“马皇后”大脚”在民间。众所周知,明朝还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马皇后。她就是马秀英的孙媳妇——,战死于“靖难之战”的建文帝马皇后。

马皇后,明朝孝敏让皇后,字恩惠,是明惠帝朱允文的皇后。父亲光禄少卿马全。

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丙子,公元1396年),马夫人为朱允文生下儿子朱文奎。同年十月,马氏被册封为皇太后妃子。

公元1402年,朱元璋四子朱棣以“清帝侧”为名,率部攻破南京金川门,占领南京,结束了长达三年的荆南之役。攻陷南京,明惠帝朱允炆失踪,马皇后自焚身亡。后追谥:孝敏皇后、文贞、哲睿、苏烈、向天必升让。

因为他在所谓的“靖难之战”中被烧死,这与改变皇统有关。这种特殊的政治背景,直接导致当时乃至以后的各种史料中很少提及马皇后。本文根据《明史后妃列传》、《诸王列传》、《罪未录》、《明史编年史》、《国宴》等史书相关片断撰写,并参考当时的历史脉络,写这篇文章的孝文正是以此拨开重重迷雾,让建文太后的身影从历史的深处浮现。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中旬,燕王朱棣攻陷京城(今南京),长达四年的叔侄内战结束。此时的京城,城外焦土,城内城墙残垣断壁,金碧辉煌的王宫被大火烧得一片狼藉。刀光剑影下百姓哀嚎,整个京城在战火的蹂躏下沦为人间地狱。

一天清晨,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数十名威武的武者围着一名骑着高马的男子,他身穿红色长袍,肩佩金龙绣花,脚踏皮靴,腰佩玉佩。带子,一个意气风发的大汉,向着宫殿疾驰而去。他就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建文帝的舅舅,即将登基称帝的燕王朱棣。

燕王入宫后,清宫三天,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寒光剑光下,宫人颤抖的手指指向一具从灰烬中挑出的尸体。面对眼前已经面目全非、焦黑的尸体,就连朱棣这个如愿以偿的胜利者,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来表达自己的同情。

那么,这具尸体真的是建文帝吗?史书告诉我们,她是建文帝的皇后马氏。建文帝或葬身火海,或逃之夭夭,下落不明。在这场手足相残的内战中,建文帝被烧死,成为明朝第一位殉国的皇后。其他妃子要么死在燕王的屠刀下,要么葬身火海,只有极少数逃出宫门活了下来。

建文帝继位时年仅21岁,在位仅4年。他的妃子们都在青春靓丽的时候黯然离去,载入史册的只有马皇后一个人。

谨小慎微的皇太孙妃

马夫人生于直隶毫州(今安徽省凤阳县,怀关西东北),其父马全官居光禄寺少卿。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明太祖为年仅18岁的皇位继承人——太孙朱允炆选妃。经过一系列复杂严苛的程序,马氏按照皇后的标准被选为太孙。妾。

马被朱元璋选中,除了自身的条件外,恐怕还有她的籍贯和姓氏的荣幸。她与太祖同乡,与太祖皇后同姓。当年太祖与马皇后在濠州成婚,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艰难最恩爱的时光。

马皇后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病逝,太祖一直怀念她的贤德。孙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只要将马氏册封为皇孙妃,不久的将来,明朝又将多出一位马皇后。或许在潜意识里,太祖希望这样的安排能给太孙朱允炆带来好运。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十月,经皇上遣使纳采问名、纳吉、纳征、问期、告庙等,正式册封马氏。皇孙妃子。癸卯这天,皇孙到马家迎亲。

马夫人依依不舍地辞别了父母,便乘着凤辇进宫去了。凤辇轻轻摇晃,马云思绪万千。 他的父亲只是光禄寺的五品少卿,掌管祭祀、宫膳、酒油盐酱醋等琐事。她没有多少实权,如今又被选为皇后妃子,家族的荣华富贵都系在她身上,必须要小心翼翼,做个贤妃,才能对得起家族的崇高。希望。

马氏机警敏锐,对大局了如指掌。一进宫,她就感受到了“风刀霜剑”的紧张气氛。此时,太祖马太后已经去世多年,中宫一直空置着。照顾后宫的几个妃子,不是病死就是罪死。太祖晚年脾气暴躁,容易发火。妃子们一个不小心,说不定会引来死亡。当时掌管后宫事务的李显妃颇为贤惠,但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作为太子太妃,马夫人时刻谨记父母之嘱,时刻提醒自己谨言慎行,严格遵守宫中的规矩。路”。

马夫人幸运的是,她的丈夫朱云起性格温和,与他爷爷的性格和行为截然不同。他对她非常关心和体贴。她自然对丈夫十分关心,衣食起居无微不至,夫妻二人相处融洽,相亲相爱。

婚后第二年,即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十月,马氏诞下长子文奎,太祖赐曾孙,马氏地位稳固.

忧心忡忡的皇后生涯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六月,太祖去世,朱允炆继位。次年,建文元年二月,建文帝册封马氏为皇后,赐金书金宝。长子文奎为太子;三个弟弟是

为吴王、卫王和徐王。由于建文帝要求守孝期间衣食从俭,马皇后册封仪式是否如后世的皇后册封那样繁复隆重,就不得而知了。

马氏正位中宫后,严格按照太祖制订的“皇后之尊,只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之规定,悉心处理后宫诸多事务,用心管理宫中的嫔妃、女官、宫女,精心侍候皇帝和皇太后的起居,细心照顾两个年幼的皇子,同时兢兢业业履行各种礼仪规定的职责。正因如此,尽管朱棣夺位后大肆篡改建文朝的历史,并丑化建文帝的形象,但对于马后却找不到任何行为不端的描述。

然而,马后的内心却始终提心吊胆、焦灼不安,因为从她的丈夫继位第一天起,皇位就从未安稳过。建文帝的诸多叔叔对皇位一直虎视眈眈,尤其是四叔父燕王朱棣,不仅能征善战,实力最为雄厚,而且在秦王、晋王去世之后排行最长,自认为最有资格继承朱元璋的皇位。

为了消除这些亲王的威胁,建文帝即位伊始便采纳谋臣黄子澄、齐泰的主张,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削除了周王、岷王、齐王、湘王、代王的王位,并将他们废为庶人。

可是,当面对下一个目标燕王时,建文帝却心慈手软起来。在燕王的种种挑衅行为面前却说:“燕王是我的至亲,不必追究。”尤其失策的是,他没有采纳燕王大舅子徐辉祖的建议,将从北平前来祭奠朱元璋的燕王的3个儿子扣留,从而遗下纵虎归山之祸。

建文元年七月的都城,骄阳似火。这天,一身疲惫、面色苍白的建文帝缓缓走近坤宁宫,马后跪迎丈夫入内。她微笑着向丈夫奉上刚晾好的建宁贡茶,柔声唤来年幼的太子,让他背诵刚刚学会的《三字经》给父皇听。

看着太子红扑扑的小脸、摇头晃脑的可爱模样,建文帝露出了笑容,马后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因为在建文帝到来之前,她已经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燕王终于以“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为由,在北平(今北京)起兵造反了!

马后深知骨肉相残对丈夫是何等的打击,深知随之而来的战争对丈夫、对朝廷、对她自己和家人意味着什么。她恨不得立即变成男子上阵杀敌,可无奈自己是皇后,一位任何朝政也不能过问的皇后,只能更加努力地管理好后宫,更加细致地照料好丈夫的起居,用万千柔情抚慰丈夫,尽最大所能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

这场史称“靖难之役”的战争一打就是4年。马后时刻在关注着战况。由于洪武年间的杀戮,建文帝的将领中能征善战者所剩无几。前线将帅寡于武略,朝中大臣拙于计谋,加之缺乏周密的计划和首尾一贯的战略方针,致使士兵数倍于燕王的建文帝军队往往功亏一篑,败仗一个接着一个。

建文三年十一月,马后生下次子文圭。此时,战争形势对建文帝已是十分不利了,传入马后耳中的战况一个比一个危急。

六月己丑,当马后惊闻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都城金川门迎入燕军时,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失败了,她的生命也行将结束。当宫中燃起熊熊大火时,马后款款整好衣裙,仔细捋齐鬓发,端坐在坤宁宫,直到被冲天的火苗吞噬,时年不到25岁。

建文四年六月壬申,朱棣以天子葬仪将马皇后当作建文帝下葬,并派官致祭,且辍朝三日。但马后究竟葬于何处,没有记载,至今也无人知晓。

凄惨悲凉的身后际遇

如果没有“靖难之役”,马后也许会平安和顺地度过一生,成为明朝20位皇后中人生相对圆满的一位。因为她的丈夫建文帝个性温和、仁厚孝友,从小接受儒家仁义治国思想的熏陶,一心想恢复理想中古代“二帝三王”的仁德之治,自然不会干出诸如废后虐妃之类残忍事来。建文帝成婚8年只有两个皇子,且都为马后所生,由此可见,建文帝嫔妃不多,与马后的感情也甚好。马后的长子文奎4岁就被立为皇太子,马后的皇后宝座可谓稳如磐石。

可是,上苍在给予马后短暂的幸福时光之后便无情地将她毁灭,包括她的至亲。“靖难之役”中,7岁的皇太子文奎不知所终,有史书说和马后一起葬身火海,也有说被兵部侍郎廖平进所救;而时年不满周岁的次子文圭则被朱棣贬为“建庶人”,囚禁在凤阳广安宫,一关就是55年。直到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十月,朱棣的曾孙英宗动了恻隐之心,才将文圭释放,准其自由婚配,并派了20个太监和10多个婢妾去侍候。可怜的文圭56岁重见天日时,已是满头白发,连牛马都分不清楚,不久就撒手人寰。

“靖难之役”中,马后的父亲马全下落不明;她的两位做指挥的堂弟(马后没有亲兄弟),一个投靠了朱棣,被封为镇海侯,在一次渡江时淹死;另一个则忠于建文帝,全家三十余口全部在战争中罹难。

由于建文帝之后的明朝皇帝都是朱棣后裔,在明帝世系中,建文帝一直没有正式地位,连庙谥也没有。南明弘光帝时曾定建文帝的庙号为“惠宗”,谥号“让皇帝”;马后谥号为“孝愍温贞哲睿肃烈襄天弼圣让皇后”,但未被当时的清政权认可。

直到清朝乾隆元年,乾隆上建文帝谥号为“恭闵惠帝”,他的皇帝地位才完全恢复,至于马后的谥号是否也随之有变,则不清楚。由于建文帝时期的档案文献与起居注均遭毁灭,私家记述亦被禁止,史书上有关马后的记载也就十分稀少,《明史·后妃传》中关于马后的文字只有44字,是明朝所有皇后中记载最少的。

建文帝马后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当后人提起明朝的马皇后时,则大多只知明太祖之皇后马秀英一人矣。

  • 上一篇:周婉峰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