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网_列表在线网
列表在线网 > 知识列表 >

中国文字的演变

编辑:列表君 时间:2024-02-17 05:18:10来源:列表在线网

字体的演变顺序依次是

字体的演变顺序依次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根据史实,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
1、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
2、金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3、大篆: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
4、小篆: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
5、隶书: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
6、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始于东汉。
7、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8、行书: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

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由远到近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1、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
2、金文(钟鼎文):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
3、篆书: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小篆: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
4、隶书: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角。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5、草书: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
6、楷书: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
7、行书:行书的产生稍后于楷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的书写比楷书灵活流畅,辨认比任意挥洒的草书容易,因此,运用十分广泛,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行书现在已成为与楷书印刷体相对的一种字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