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风土人情
德国民俗传统
分类: 教育/科学 >> 出国/留学
问题描述:
德国的民俗传统,一些知名的!
解析:
德国婚礼传统————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埋头苦干,讲求踏实,重实惠而不尚浮夸的民族,这些特征从他们的婚礼习俗中也可明显地反映。
小伙求爱姑娘家 扛来一株白桦树
德国人选择配偶的方式别句具一格。在波恩地区,小伙子爱上一位姑娘,便于4月30日或5月1日将一株白桦树放置在姑娘的家门前。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爱慕之意,便将白桦树放到家中的客厅里。小伙于得知后,立刻给姑娘送一枚宝石戒指,姑娘收下戒指,并亲吻小伙子,以表示对他的谢意,接受他的求爱。当双方情投意合、难分难舍之时,便互相赠送一枚银戒指,表示订婚。举行婚礼时,双方互赠金戒指,表示双方感情永远象金子一样纯真。
位于柏林西南面有一个名叫希乔贝克的城镇,因全镇酷爱国际象棋比赛,素有"棋镇"之称。在这个地方,棋艺高强者,倍受人们敬重。年青小伙子们总是刻苦钻研棋艺,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棋艺能够更胜一筹,以此讨取姑娘的欢心。小伙子欲向某位姑娘求爱,便捎信给姑娘,希望能同她的父亲对弈一盘。姑娘如果对小伙子怀有好感,便约定一个时间,邀请小伙子到家里来。当小仪子同未来的"泰山大人"比赛时,姑娘及全家人都在一边观战。小伙子使出自己十八般武艺,"泰山大人"认认真真地对待。经过一番较量,小伙子取胜了,"泰山大人"不但不会生气,反而表示祝贺。于是,伙子会受到姑娘全家的厚待,求爱的事情也就大功告成了。
婚介旅馆住40天 未婚男女来聚首
在福尔岛上,有一座设备豪华的旅馆,所接待的对象是未婚男女,其目的是为这些对婚事羞于启齿的人提供接触机会,在旅馆登记住宿者必须具备为人忠厚、作风正派、孤身一人的条件,居住时间不超过40天。在这期间,旅馆工作人员利用各种机会让男女接触,彼此相识。居住者也可以通过房间里的专线电话向陌生者通话求爱,以避免出现面对面求爱遭到拒绝的情景出现。许多人在这里居住期间,能达到喜结良缘的目的。
姑娘拍征婚电影 缺点当然不暴露
电影择偶深受德国女性欢迎。一些姑娘因种种原因在解决婚姻问题方面存在困难,于是花钱拍一部征婚电影。在导演和摄影师精心安排下,姑娘的烹调、缝纫、住房以及容貌、身材等方面的优势和才能活灵活现地在银幕上表现出来。即使是一位很平常的女子,在银幕上也会变成秀丽可爱的姑娘。至于姑娘有哪些不足之处,只有婚后他的丈夫清楚。
如同其他欧洲国家的情况那样,德国青年男女大多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仪式,在家里举办结婚宴会。男方支付教堂里的费用,参加婚礼的宾客名单多由新娘的父母拟定。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新娘的父母总是同新郎的父母共同商量,各自提出一半的宾客姓名,这样可以避兔在喜庆的时刻出现不愉快的事情。一般规模的婚礼,宾客名单通常包括两家的家庭成员,双方父母的朋友,新郎和新娘的朋友,大体上按相等的比例拟定。
在德国的一些地方,至今依然沿袭着某种古老婚礼的习俗,例如波恩地区流行的婚前摔盆砸碗的"普特阿班"仪式便是一例。
砸碗盆以图吉利,新婚夜不得安宁
庄重喜庆的气氛中,身着笔挺礼服的新郎和身披白色婚裙的新娘手挽手,在男女傧相护送下,进入婚礼现场,宾客们向新婚夫妇表示祝贺,新郎新娘一一向客人表示谢意。突然间,"叮叮咣咣"的砸盘、摔碗的声音响起,而且接连不断,持续很长时间,犹如中国春节除夕之夜的鞭炮声一样。原来,按照当地传统习俗,新婚之前要举行辞旧迎新的仪式。应邀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们,每人都带着几样破碗、破碟、破盘、破瓶之类的物品。仪式上,人们竞相摔盘砸瓶,此起彼伏,响声不息。客人们带来的破烂物品被摔得满地,新娘的父母笑嘻喀地将这些碎片破纸扫成一堆,装进一只破旧的铁皮箱里,在院子中央点燃,众人围着唱歌跳舞,欢呼雀跃。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喜庆的日子里是忌讳打破东西,德国人的传统观念恰好与此相反。他们认为玩命地猛砸猛摔一通,可以帮助新婚夫妇除去昔日的烦恼、迎来甜蜜的开端,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夫妻俩能够始终保持火热的爱情、终身形影相伴、白头偕老。更为有趣的是,新婚夫妇不能享受静谧的初婚之夜,而是精神高度集中,密切注视四周的动静。左邻右舍总有人隔一会摔碎一件瓷器,新婚夫妇听到后,必须立刻砸碎一件物品响应。仿佛对方砸一件物品是对他们恭喜祝贺,他们砸一件物品则是表示谢。
德国传统服饰 ————
德国人在穿着服饰上其民族特征并不明显,只有在少数几个地区,那里的居民还保留了一些本地独特的服饰风格。比如巴伐利亚地区,那里的男人多戴一种有羽毛的小毡帽,身穿皮裤,挂着背带,脚穿长袜和翻毛皮鞋,上衣外套没有翻领,而且颜色多半是黑绿色。巴伐利亚的妇女着装多以裙装为主,上衣敞领、束腰,袖子有长有短,领边、袖口还镶有花边,并以白色为主。裙子的样式类似围裙,以显示劳动妇女的气质,裙子的颜色有的鲜艳、有的素雅、还有的则深沉庄重。在裙边多用刺绣、挑花来点缀,腿部再配上以白色为主的长袜。传统的女装常常要佩有帽子,帽子的样式多种多样,有的妇女干脆用鲜花编成花环带在头上,十分娇艳。巴伐利亚的这种民族服装除了在偏僻的山村常见外,其他地区的人们平时很少穿用,它们被作为宝贵的民族遗产而小心地珍藏着,只有在遇到节日、喜庆活动或表演传统节目时,才被拿出穿在身上。人们用这五彩缤纷的传统服装为欢乐的气氛涂上艳丽的色彩。
在德国北方的港口城市汉堡,人们爱戴一种小便帽,这种小便帽已成为汉堡人服饰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就是汉堡人,他的头上常戴着汉堡小便帽,以致这种小便帽成了这位德国总理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德国,男人们一般喜欢蓄连腮大胡子,而且样式还多种多样。人们根据自己的脸形、发式及胡须的疏密长短经常不断地修整和梳理胡须,通过不同样式的胡须来体现自己特有的风度和气质。
柏林传统节日————
一月 国际绿色周
其实是一个国际农业博览会,但是成千上万的柏林人涌入了展厅,目的是品尝一下其他国家的饮食。
自行车比赛
来自各国的自行车运动明星在起点上准备好了,参加比赛。“六日自行车比赛”在兰茨贝格林荫道边崭新西伯利亚云杉铺成的椭圆形自行车运动场上开始。运动员并非日夜兼程。不过使古老的体育传统得到了延续。
二月 国际航船展览会
柏林傍水而建,有许多水户,因而国际航船博览会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国际电影节
从1951年开始,1956年起变成二年1次颁发金熊奖和银熊奖,遗憾的是多次都在冬季。电影节的影院里播放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赛影片,虽然来柏林的明星并不多,但是为此赶来的观众依然不少。
三月 国际旅游交易会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博览会,参展者来自各国,有些国家的名字也许还没有听过。有许多彩色的纸页可以带回家,同时许多专家在一起讨论,怎样 *** 旅游城市的更大发展。
五月 文化狂欢节
来自世界各国的民族服装。传统风格和舞蹈风格——这个节日于1996年首次举行,克罗依茨贝格因此变成了人们想象中的样子:移民和外来客人的五彩斑斓的混合。
六月 爵士乐节
国际爵士音乐节,在世界文体大厦举行。
戏剧节
评审团从所有的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戏剧中选出大约10部作品后在施普雷河畔作为德语精华戏剧上演。闭幕时有引人入胜的佳作汇演。
七月 露天古典音乐会
在柏林最美的露天舞台上音乐、音乐、还是音乐:音乐会是在音乐厅前的集市,在森林里,在英式花园(蒂尔加股区)里,甚至在最美的霍普花园里举行的。
柏林巴赫纪念日
来自各国的独奏和合奏——只演奏巴赫的乐曲。
德国赛马周
在马林多夫赛马场举行的比赛,奖金高达50万马克。
乡村音乐会
露天音乐会,来自世界各国的著名艺术家演奏古典音乐和爵士乐。
宫廷音乐会
古典音乐和爵士乐,在柏林的宫廷里轮流演奏。
国际手风琴节
每两年一次,在围绕着库达姆大街的节日 *** 后,美丽至极的大风琴演奏,是国际手摇风琴节的 *** 。
八月 国际无线电展览会
娱乐电器和通讯电器的世界最大的博览会。无线电发射员和电视发射员在“透明”的工作室里,明星比坐在第一排看还近。
国际舞蹈节
国际舞蹈先锋的顶尖舞者在喜剧歌剧院、赫贝尔剧院、哈勒什河畔剧院以及波德威尔剧院翩翩起。
德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德国大大小小的民间节日有一千多个,平均每天就有三个节日。节日庆祝得范围小到村镇,大至全国乃至全世界。象全国性的圣诞节、狂欢节、复活节、射手节等;地域性的有慕尼黑的啤酒节、斯图加特的感恩节、巴伐利亚的民间服饰节;行会之间也有很多的节日,象五朔节、渔民节、牧羊人节、厨师节、葡萄农节等。
狂欢节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关节日的来历众说不一。从每年的11月11日11时起就算狂欢节开始了,一直到第二年的复活节为止,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但是它的 *** 是在最后一个星期,特别是这周的前三天,在这发狂的三天,德国的狂欢节达到了顶峰:他们进行化装大 *** ,进行大型的狂欢 *** 和舞会,还有“星期四女人节”,这一天许多的妇女手拿剪刀上街,专门去剪男人的领带,特别是一些漂亮的领带,她们把剪来的领带作为战利品订在墙上自我欣赏。
世界杯城市汉诺威的射手节就是在世界杯决赛期间举行的。每年七月初举办的下萨克森州汉诺威的射手节是德国规模最大也是最为隆重的射手节,有近万名射手参加。节日期间,由近万名射手、120个乐队和无数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的市民组成的 *** 队伍浩浩荡荡,一辆辆彩车花团锦簇,鼓乐齐鸣、旌旗翻舞,美不可言。节日会持续十天,其盛况并不亚于狂欢节。
德国的风情民俗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这是习惯
德国风土人情的资料
1、德国人的特点是勤奋、自信。严于律己的德国人很讲究形式和准时,公私事宜必须事先约定时间并准时赴约。 2、未经预先约定想与德国人会面,是办不到的事,如果因故需要推迟约会或取消约会的话,一定要打电话通知对方。否则,不仅失礼,也被认为是对其的莫大侮辱。 3、德国人工作中讲求效率,注重纪律,一丝不苟。 4、在业余生活中社交活动繁多。有招待会,鸡尾酒会,冷餐会,舞会等。此外,德国人酷爱旅游,尤其是在冬夏两季。旅游归来后,喜欢聚集到朋友家中,设宴洗尘。 5、德国人是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每人都的有自己的"归属",甚至连每一样东西也都有其"合适"的位置。外国人在德国旅游。第一个感觉是那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随处可见。德国人出现在公开场合以及与人交往时,讲究举止端庄,对人敬重适度,事事循规蹈矩。 扩展资料特色节日·啤酒节、狂欢节。1、啤酒节:慕尼黑啤酒节又称“十月节”,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持续两周,是慕尼黑乃至整个巴伐利亚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动。德国啤酒节开幕十月节期间,慕尼黑的八大啤酒厂在广场上搭起巨大豪华的啤酒大篷,提供各家的啤酒和巴伐利亚美食,每个棚内座无虚席。在啤酒节现场还有众多的娱乐项目,从适合小朋友的旋转木马到惊险刺激的大转轮,还有马戏、魔术表演。各具特色的小店也把整个游乐场装点得生动活泼,游客可在这里买到巴伐利亚特色姜饼、或各色小食和纪念品。夜色降临时,五光十色的彩灯把啤酒节变成了一座流光溢彩的不夜城。2、狂欢节科隆狂欢节在市内也被称为“第五季节”,是继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后,全球第二大狂欢节庆活动。狂欢节每年于11月11日11时11分正式在老市场上开幕,不过在除夕之前基本上没有什么活动。新年过后到处开始举办会议和其它活动,一直到大斋首日以吃鱼结束。小丑和狂人是科隆狂欢节的特色。欢节的顶峰是从女人狂欢节开始到玫瑰星期一后的六天街头游行和狂欢。在这段时间里科隆市内所有的政府机关、学校、商店全部关闭,街上有许多人化妆游行。
德国风土人情
德国风俗习惯:德国的择偶方式
今天,德国的男女青年有各种机会进行接触,他们或经亲友、同学、同事介绍,或在舞会、旅行等文娱活动中相识,然后经过一番交往的恋爱过程,最终决定结为夫妇。他们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这一点同西方现代国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在择偶方面,德国有一些有趣的风俗。
1.橡树月老
在德国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有一棵远近闻名的老橡树,人们称它"橡树月老"。关于这棵老橡树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在与敌人遭遇中遇险,被一位美丽的姑娘救起,王子与姑娘一见倾心,结成良缘。为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种下了这棵橡树。后人羡慕王子的奇遇,纷纷到此观赏,并希望巧识意中人。还真有一些男女通过橡树传递情波,并在树下举行了婚礼。久而久之,老橡树充当起了"月老"的角色。每天都有收信地址为"D-2420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的橡树"的情书被邮递员投进老橡树的树洞中。这些信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拆阅,守候在"月老"身旁的青年男女通过阅读来信,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如找到情投意合者,便可通信联系,约期相会。据说通过橡树月老已使五千多对青年男女玉成佳偶。现在老橡树的故事越传越远,以致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为寻找配偶也把情书投寄给这位橡树月老,这种情书每年有八百封之多。
2.棋艺定终身
在柏林西南有个小镇叫希乔贝克,这里的入几百年来都非常热衷于国际象棋活动,并且到了痴迷的程度,连值勤民警的帽徽都被设计成棋盘图案,教堂的塔尖上也安装了一个棋盘来表示风向。人们一早起来,就可以看到用棋盘夹着公文去上班的地方官员。这里的人从小学习下象棋,学校里设有"棋课",以辅导孩子们从小学习下棋。正是由于这一棋俗的缘故,姑娘们在选择配偶时,小伙子棋艺的高低成为一个主要条件,一个小伙子在向姑娘求婚之前必须先同姑娘的父亲对奔一盘。如果小伙子赢了,会受到姑娘全家的热情款待,至于婚事也就十拿九稳了;如果小伙子输了,那么对不起,婚事只有等到棋艺长进以后再说了。
3.白桦树寄深情
在德国波恩,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之情,是通过赠送白掸树这一富有诗意的形式来实现的。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小伙子要砍伐一株嫩叶满枝的小白桦树在4月30日或5月1日这天半夜放置在姑娘家的阳台或庭院中,借翠绿的小树来表达自己深深的爱意。每到这一季节,波恩的大街小巷、家家的庭院和阳台都可以看到绿油油的小白柳树。有些漂亮姑娘家的庭院中会同时放着好几棵白桦树。遇此情况,姑娘自会喜不自禁,而送白桦树的小伙子们则只能耐心等待姑娘的回音,不能操之过急。一旦得到姑娘首肯的回音,小伙子就可再赠送给姑娘一枚宝石戒指,姑娘以亲吻表示谢意并接受这枚求爱戒指。过一段时间,当双方深信彼此间情投意合时,便互赠银戒指,表示订婚。到结婚时再互赠金戒指,表示双方的爱情像金子般纯洁。
4.电影择偶
在德国,婚姻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年轻人解决婚姻问题,其中有一种方法是以拍电影广告的形式帮助一些"待字闺中"的姑娘解决婚姻大事。姑娘们可以在影片中充分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尤其是烹调、缝纫、清洁房间等家政方面的特长。一位十分平常的姑娘通过摄影师和导演技巧高超的处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一位非常可爱、非常完美的姑娘。这些影片被拿到由孤男寡女组成的"寂寞的心协会"去放映,单身男子可从影片中选择自己可心的配偶。美丽的电影往往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许多人在与真人相见后,会觉得并不像电影中的人物那么理想。
德国风俗习惯:德国人出生的风俗习惯
德国人口的年出生率始终是世界最低的,战后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外来移民。在这样一个低出生率的国家,一个家庭的添丁进口真可算是一件大喜事。 其实早在妇女怀孕之时,她便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保护,有许多风俗习惯都是为了保护孕妇的身体健康及胎儿的茁壮成长。在德国符滕堡地区的农村,孕妇是倍受敬重的贵客,她可以进入别人家的果园摘果品尝,可到邻家就席用餐。那里的人认为孕妇的光临象征着新生和丰收。此外,还有这样一些习俗:孕妇晚上不可出门,怕黑夜里的巫婆鬼怪伤及胎儿;孕妇不能看丑陋的东西,怕婴儿日后长得难看;孕妇不能走十字门、不能从晾衣绳下穿行,否则会造成难产、伤害胎儿。这些风俗虽不乏封建迷信的色彩,但从中也可看出人们对孕妇的关心。 在以基督教为主的德国,新生儿出生前,父母已为他找好了教父和教母;孩子一出生,家人便和教堂约定时间,由牧师或神甫为孩子施洗。
(一)教父和教母
在德国,新生儿的父母早在孩子出生前便会在亲友中为孩子物色教父教母。由于教父教母与孩子的一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婴儿的父母在选择时是很审慎的。孩子的父母在为孩子选择教父教母时不一定要选一对夫妇,但他们要由正直可靠、行为端正、受人尊敬的、名声较好的人担任。当然首先要取得他们本人的同意。一般被邀请做孩子教父教母的人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信任,是一种荣誉,而乐意承担这份责任。 认教父教母的原意是为了在宗教信仰方面帮助孩子。如今,教父教母的责任已不仅仅局限在宗教方面,他们可使孩子在一出生后就有多位长辈关心他的成长,在他有困难时给予照顾,万一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双双早逝,那么教父教母还要担负起抚养他成人的义务。
(二)新生儿洗礼
洗礼是基督教接受入教时举行的一个重要仪式。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须经过洗礼除去污垢,变得纯洁,方能被接受为基督教的人,日后才有资格进入天堂。受洗的人不一定是婴儿,耶酥本人就是在成年后接受"施洗者约翰"为他施洗的。但在基督教国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婴儿时由家长抱到教堂受洗的。 婴儿正式起名与洗礼同时进行,所以洗礼也叫"命名礼"。婴儿父母在教堂定好日期后,即发请帖邀请亲友参加,一般只请至亲近友,人数不会太多。 施洗礼时,婴儿由教母抱着站在教堂内圣坛前的"圣水盆"旁,孩子的父母等人围拢过来,由牧师或神甫宣读《圣经》中的有关章节,口诵规定的礼文,并接过孩子,用手蘸圣水滴在孩子头上,口称:"我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给你施洗。"然后,再说几句愿孩子长大后要博爱人类、侍奉上帝之类的话,洗礼遂告完毕。 洗礼之后自然是要庆祝一番,婴儿的父母要举行一次午宴或茶会,邀请施礼的牧师或神甫、孩子的教父教母及亲朋好友参加。被邀请者要给孩子带一些礼物,如玩具、衣服、儿童画册等等。教父教母的礼物照例要贵重些。在巴伐利亚地区,在洗礼日那天,教父不仅自己要胸佩迷迭香,还要把迷迭香放在婴儿的摇篮里。据这说这种香气浓郁的药草能祛病降妖,教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同时,他还会在教子尿布或枕头下塞点儿钱,作为孩子日后操办婚事的本金。有的教父送孩子书和笔,希望孩子聪明勤奋。如今,时髦的礼物是送男孩一个小巧玲珑的银制啤酒杯,送女孩子一条项链或一只银制咖啡杯,上面刻着孩子的姓名和洗礼日期。 在巴伐利亚农村,孩子的洗礼聚餐有个习惯,那就是餐后餐桌上要有剩余的面包,饭后要给宾客包装点儿吃的东西带走。给男客带点儿香肠、烈酒,给女客带点儿糕点、糖果,对教父则更是要厚礼相赠,以此来表示生活富裕、绰绰有余。 在德国,洗礼用的蜡烛是要精心收藏的,它对孩子的一生具有特殊意义。据说点燃洗礼烛可逢凶化吉、祛除百病。在德国的一些农村,至今仍虔诚地遵循着这一古老的习俗。 在德国妇女生孩子可获得一年的休假,可本人休,也可以夫妻双方各休假六个月,共同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德国风俗习惯:德国人的临终慰藉和葬礼安排
在德国莱茵河地区,至今仍遵循着一个自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喝临终酒。人在临终之时,必须喝一口陈年老酒。据说这种酒是圣酒,可唤醒死者亡灵,驱散围绕在病床前的招魂魔鬼,使临终者得到安宁。 人在临终前,家人会将洗礼烛、圣餐烛、圣光烛点燃,并同时点燃一支红色大蜡烛,把它们放在死者身旁,一是用烛光为亡灵祝福;二是为亡灵照亮通向天堂之路。
在德国的民间传说中,镜子被视为魔鬼的工具,是死神隐蔽的场所,妖魔利用镜子的反照能力,扰得人不得安宁。因此,人在临终前要将镜子用布蒙住,以使亡灵能安详地解脱尘世罪孽,升入西方极乐世界。 在德国南部山区,人在3临终时,家人要打开窗户,揭开楼顶砖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死者敞开一条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因为他们相信人在脱离凡尘之后,将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人们通过这些临终慰藉,使亡者能安详地离去。
葬礼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葬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家里如有人去世,先要与教堂商定举丧日期,并要用适当的方式通知亲友。此外,尸体要用清水洗净,他们认为水有着无限的神力。它能净化人的躯体、净化人的心灵和灵魂,并能祛邪镇妖。人降临尘世要洗礼,离开尘世也要洗尸,洗刷尘世间的一切罪孽。
在教堂举行葬礼的这一天,亲朋好友手持鲜花或花圈陆续来到教堂。首先由牧师或神甫主持追思礼拜,参加葬礼者按事先的安排唱圣诗赞诗、奏哀乐、祷告、宣读由丧家提供的死者生平。 教堂葬礼只是整个葬礼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在墓地举行,只有死者的家属、近亲和亲密的朋友参加,-般好友在参加完教堂葬礼后即可离去,不必去墓地。 在德国,葬礼多以土葬为主,亲朋目送灵柩安葬在事先指定好的墓穴中安葬。人们围绕在墓穴周围,为死者祷告,愿他安息、灵魂升入天堂。 应邀参加亲友家的葬礼,惟一可送的礼物就是鲜花。可送成束的鲜花,也可送用鲜花做成的花圈(德国人不用纸花做花圈)。在鲜花的饰带上要写上死者、吊唁者的名字及"安息吧"、"永别了"之类的题词。
在德国(以至整个西方国家)出席葬礼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可能穿黑色的衣服,男子要系黑色无花图案的领带,如果没有黑衣服就穿颜色暗淡、深沉的衣服,切忌鲜丽的服装。同时,在葬礼上要保持肃穆、安静,切不可大声谈笑,否则就被视为对丧家的不尊重,也显得自己缺乏教养。整个葬礼自始至终都沉浸在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没有捶胸顿足、嚎陶痛哭的场面。除了小声的抽泣声,多数人都在沉思默祷,默默地为死者送行。 与人们肃穆的神情和暗淡的服装相反,德目的墓地是万紫千红、鲜花盛开的。墓地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主要是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在和暖的季节,百花齐放,鲜花既代表了人们对死者的追思,也是对生者的慰藉。每当想起死者,人们会到墓地去扫墓、献花,静静地呆上一会儿,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葬礼举行后,丧家还有一个丧期。虽然近些年对这方面的要求已不那么严格,但作为一名新寡的妇女在丈夫刚死之后就打扮得花枝招展,频繁应酬,难免不招来非议。一般要求新寡的妇女所穿衣服要以素雅的颜色为主,除小型聚会外不要参加舞会、宴会及场面热闹的大型应酬,亲友也要注意不要邀请她参加喜庆的聚会,以一段宁静的生活度过丧期。对增值偶的男子要求不如寡妇严格,但也要求他在一定时期内穿着要规矩些,避免花天酒地的交际。
德国风俗,了解并知道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去德国学习、工作或者访问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无所知,到时免不了会闹出笑话,或者给自己带来不便。所谓 入乡随俗 ,就是这个道理。但怎么才能 随 得好呢?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德国风情民俗有哪些?
一,德国人有共同的习惯: 1,.守纪律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 2,守时间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 3,待人诚恳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二,德国有许多特殊的节日和婚俗、建筑民俗风情1,啤酒节,每年9月底至10月初的啤酒节一连两星期在特蕾西亚草坪广场举行。狂欢节。德国的狂欢节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关节日的来历众说不一。从每年的11月11日11时起就算狂欢节开始了,一直到第二年的复活节为止,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但是它的高潮是在最后一个星期,特别是这周的前三天,在这发狂的三天,德国的狂欢节达到了顶峰:他们进行化装大游行,进行大型的狂欢集会和舞会,还有“星期四女人节”,这一天许多的妇女手拿剪刀上街,专门去剪男人的领带,特别是一些漂亮的领带,她们把剪来的领带作为战利品订在墙上自我欣赏。2,奇特的婚俗:在街上,每位新娘都穿着便装,只是在头上带着简单的婚纱头饰,她们周围都有一群女友相伴。这里的新人们常常在婚礼前把自己简单打扮一下,然后准新娘和自己的女友,准新郎和自己的男友上街将自己单身时用过的一些东西或一些日常用品摆个摊、提个篮子出售,路人一看就知道他们要结婚了,很多人会出钱买,买得越多的人预示着自己的兆头就越好。另外,按照德国的风俗,结婚的前一晚,新郎或新娘的朋友会给他们布置一个奇怪的任务,然后男人们陪着新郎或女孩们陪着新娘,去完成这个任务。比如新娘扮成魔鬼的模样去收集陌生人的袜子,以花1欧元就可以得到准新娘的一个吻的方式来收集青壮年男子的吻等等。3,小门大窗户的建筑:在德国,居民住宅建筑有一个特点:门小窗户特大,而且在建筑物的顶侧有一个很大的铁钩。这种独特的建筑方式是来源于很早的习俗,为了方便家具进出,有利通风照明。另外,一直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窗户也强求“严谨”,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八字形白纱窗帘,在窗户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小花和一些别致的小装饰,而且基本都是面朝外的。在街上,你可随时欣赏到这种别致的装饰。居住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们还把厨房、卫生间、浴室这些不需要太多阳光的房间都造在靠马路一侧,配上特制的窄小密封式窗户,而卧室、起居室则面向背对公路的一侧,开大窗户。建筑内部的院子,躲开噪音的同时也得到了良好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