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用处和区别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用处和区别是什么?
一、上拉电阻的作用:在CMO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以降低输入阻抗, 提供泄荷通路。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二、下拉电阻的作用: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输入端如果是高阻状态,或者高阻抗输入端处于悬空状态,此时需要加上拉或下拉,以免收到随机电平而影响电路工作。同样如果输出端处于被动状态,需要加上拉或下拉,如输出端仅仅是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三、区别:1、含义不同;上拉电阻:将一个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与电源VCC相连,固定在高电平;下拉电阻:将一个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与地GND相连,固定在低电平;2、作用不同: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灌电流;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IO端口设置为输入状态时,它的常态为高电平;下拉电阻:下拉是从器件输出电流;拉电流;当一个接有下拉电阻的IO端口设置为输入状态时,它的常态为低电平;原理在上拉电阻所连接的导线上,如果外部组件未启用,上拉电阻则“微弱地”将输入电压信号“拉高”。当外部组件未连接时,对输入端来说,外部“看上去”就是高阻抗的。这时,通过上拉电阻可以将输入端口处的电压拉高到高电平。如果外部组件启用,它将取消上拉电阻所设置的高电平。通过这样,上拉电阻可以使引脚即使在未连接外部组件的时候也能保持确定的逻辑电平。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拉电阻
上拉电阻的作用是什么?
上拉电阻是用来解决总线驱动能力不足时提供电流的。一般说法是拉电流,下拉电阻是用来吸收电流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灌电流。一般作单键触发使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接电阻,为了使单键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必须在IC外部另接一电阻,数字电路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有些应用场合不希望出现高阻状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使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视设计要求而定。上拉电阻注意事项对于上拉电阻的选择,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开关管的特性与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总的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2、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3、高低电平的设定。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
什么叫上拉电阻,下拉电阻,有什么作用?何时采用
上拉电阻是直接接在电源上,接二极管的时候电阻末端是高电平,下拉电阻是直接接到地上,接二极管的时候电阻末端是低电平。左边的是上拉电阻示意图,右边的是下拉电阻示意图,换句换说,上拉电阻在开关S1断开情况下,C1点提供的是高电平,当S1闭合时,C1点提供低电平,下拉电阻在开关S2断开情况下在C2点提供的是低电平,当开关S2闭合时,在C2点提供高电平。根据这两种特性可以在不同器件选用,比如共阴共阳数码管驱动,单片机IO引脚等灵活使用。当然要注意在下拉电阻使用时,在output2的位置一定要加限流电阻,否则会引起D2线路电流过大,类似短路。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 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扩展资料: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输入端如果是高阻状态,或者高阻抗输入端处于悬空状态,此时需要加上拉或下拉,以免收到随机电平而影响电路工作。同样如果输出端处于被动状态,需要加上拉或下拉,如输出端仅仅是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原则和上拉电阻是一样的,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时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2. 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3. 高低电平的设定。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拉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