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能检查出什么
血常规检查有哪几项?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现在各大医院的血常规检测,往往都是由机器检测而完成的。血常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的几个内容:即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计数(Hb/HGB)、血细胞比容(HCT/PCV)、血小板计数(PLT/PC)。除此之外还有红细胞的一些参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iknow-pic.cdn.bcebos.com/241f95cad1c8a786ca48d6dc6909c93d71cf5085"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41f95cad1c8a786ca48d6dc6909c93d71cf508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41f95cad1c8a786ca48d6dc6909c93d71cf5085"/>扩展资料注意事项:检查前:(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检查后:(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参考资料 /baike.baidu.com/item/%E8%A1%80%E5%B8%B8%E8%A7%84%E6%A3%80%E6%9F%A5/5453036?fr=aladdin#4"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什么?
1.血常规简介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a.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b.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0-550万/μL,女性为350~500万/μL,新生儿为600~700万/μ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
c.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d.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
f.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g.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2.小朋友的血常规
小宝宝最常见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时治疗,就会发起烧来,这时候带宝宝到医院去,大夫就会让先验一下血。为什么要验血呢?因为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比如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就会产生变化;身体发生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标
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常规各项指标怎么看?
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范围】新生儿:(6.0~7.0)×1012/L婴儿:(5.2~7.0)×1012/L儿童:(4.2~5.2)×1012/L成人男:(4.0~5.5)×1012/L成人女:(3.5~5.0)×1012/L2、血红蛋白(Hb)【正常参考范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3、血细胞比容(HCT)【正常参考范围】男40%~50%;女35%~45%。4、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范围】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5、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范围】中性粒细胞N0.5~0.7(50%~70%)嗜酸性粒细胞E0.01~0.05(1%~5%)嗜碱性粒细胞B0~0.0l(0~1%)淋巴细胞L0.20~0.40(20%~40%)单核细胞M0.03~0.08(3%~8%)6、血小板计数【正常参考范围】(100~300)×109/L扩展资料: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①增多见于精神因素(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生(气压低,缺氧刺激;长期多次献血)。②减少见于妊娠、6个月~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造血原料相对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2)病理性增多见于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肿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3)病理性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见于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见于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常规
验血报告单要怎么看?各项指标指什么?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2、乙肝表面抗体(HBsAb)3、乙肝e抗原(HBeAg)4、乙肝e抗体(HBeAb)5、乙肝核心抗体(HBcA b)检查结果常有这样几种阳性出现: ①第1、3、5项呈阳性大家通常称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②第1、4、5项呈阳性称为“小三阳”,为乙肝病毒携带,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急性或慢性感染后期,传染性比“大三阳”小。“大三阳”、“小三阳”,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体内乙肝病毒的数量和活跃程度,说明他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携带乙肝病毒; ③第4、5项呈阳性就是我们所说的乙肝病毒既往感染;④第2、4、5项呈阳性为乙肝病毒感染后恢复期; ⑤仅第2项呈阳性为注射乙肝疫苗后或过去感染乙肝后已恢复。HBsAb为保护性抗体,产生后人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查看原帖>>
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
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查的疾病非常多,常见有贫血、白血病、败血症、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各种血液疾病,还能对造血功能进行有效评估。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的知识,欢迎阅读。 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 篇1 血常规检查做为常规检查项目的一种,就说明一般检查都会涉及到这个项目,那么,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呢?相信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下面请体检中心的健康专家来详细解答吧! 专家介绍说,血常规检查既然是和血液有关,当然重点检查的是血液方面的疾病。血液是由大量的有形细胞和液体组成的,血常规检查的就是血液里的细胞这个重要组成部分,血液中细胞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种。要判断是否患病,就要通过这些细胞的指数是否正常。 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 篇2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查的疾病非常多,常见有贫血、白血病、败血症、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各种血液疾病,还能对造血功能进行有效评估。 如果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异常,并不能单凭一项检查就确诊,如果白血病的确诊还要结合骨髓检查才能下定论,血常规多为辅助检查,能发现一些疾病早期病变,意义重大,这也是为什么每次体检都有血常规的原因。无论你身体健康还是有不适,都要检查每年做一次体检,这样才能对身体健康做科学有效的管理。 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 篇3 血常规检查就是抽取病人的外周血,观察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的情况,血常规检查也可以检查出贫血。血常规检查还能够检查出人体是否是有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病毒性感染时淋巴细胞会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会明显升高。血常规异常不仅仅限于血液系统引起的疾病,肾病、肝病、甲状腺疾病均可出现异常。 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 篇4 1、有无贫血,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2、有无感染性炎症或者白细胞减少。 3、可以看出感染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的。 4、看有无血小板减少等。 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疾病 篇5 1、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的“运输工”,其负责将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细胞,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二氧化碳等)运出去。 红细胞中有一个比较常用的指标就是血红蛋白水平,其是判断是否贫血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参考值的时候,就有可能是贫血了。 当然,红细胞透露的不止是贫血这个问题,只不过这个是最常见的`,比较容易判断而已。 2、白细胞 白细胞是守护我们身体的“战士”,每当有细菌、病毒入侵的时候,白细胞便开启机体的免疫与防御功能。也就是说,一旦有病原体入侵(被感染了),白细胞就会增加,进行健康保卫战。 白细胞有5种,其职责各不相同,大致可总结如下: 嗜中性粒细胞——对抗细菌感染 嗜酸/碱性粒细胞——参与寄生虫免疫及过敏反应等 淋巴细胞——对抗病毒感染 单核细胞——可对抗多种细菌及病毒感染 因此,通常可以通过看这些白细胞的数量及比例,来判断身体是否有炎症感染、以及是什么引起的感染。 3、血小板 血小板主要的任务是维持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当我们不小心弄出血的时候,它就负责为伤口凝血、止血的,促进伤口的结痂和愈合。 也就是说,血小板的变化预示着身体的凝血功能出现问题,血小板太少了人可能就会出血不止,多了可能就是骨髓病变等。 这3种疾病,都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出来! 1、感染性疾病 身体出现炎症,如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胃肠炎等,还有伤寒、麻疹、风疹等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以及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等,都可以通过看白细胞指标来辅助疾病判断。 2、血液疾病 最常见的就是贫血了,这也是一个可以直接通过查看血常规确诊的疾病。 至于其他常见的血液疾病有:白血病、败血症等,此外,通过看血常规,还能对造血功能进行有效评估。 3、判断有无脾功能异常 肝病患者也需要查血常规来判断脾的情况,一般来说,当肝病造成脾功能亢进的时候,白细胞和血小板会有减少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