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麒麟
麒麟石雕,亦作“骐麟石雕”,简称“麟石雕”,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石雕,与凤石雕、龟石雕、龙共称为“四灵石雕”。麒麟是神的坐骑,中国人民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雄性称麒,雌性称麟。石雕麒麟镇宅化煞能力最强,安奉之人要常感念镇护之情。石雕麒麟在风水中就象万金油,旺财,镇宅,化煞,旺人丁,求子,旺文等,各方面都可以使用,并且石雕麒麟摆放在室内,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对好人起到保护作用,但对坏人却疾恶如仇,如发现坏人,它就会咬,因此家中摆放石雕麒麟,可以旺事业,化小人,制坏人。石雕麒麟主正财,旺事业,催富贵,辟邪化煞,因此,在室内摆放一对开过光的石雕麒麟,会给你带来家庭,事业等各方面的祥瑞。
石麒麟的外形麒麟颈躯修长,四肢跨度极大,显得体势异常高耸、劲健而迅猛。麒麟长须下垂,双目圆睁,胸部突出,臀部肥大,兽尾自然卷曲至底座处,脚爪前后分置,整个身躯作s型扭动,显得勇武大方。麒麟的长须、批毛和双翼进行了高度的装饰化处理,雕刻有华丽的花纹,使石兽神异非凡的气质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
石麒麟,简称“麟”是一种聚财镇宅神兽,他被人们尊称为“仁寿”身体有点像鹿,双角,角十分有艺美感,全身有鳞甲,尾巴像牛,雄性为麒、雌性为麟,合称为麒麟。
古代的《礼记》记载,龙、凤、麒麟、龙龟、合称为四灵,而麒麟为四灵之首,百兽之长。汉代许镇《说文解字》“石雕麒麟、仁兽也,马身、牛尾,麒麟也。石雕麒麟的雕刻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过历代的石雕艺术家的创作和美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在山东武氏祠的画像石中就有《麒麟石碑》《麟凤石碑》,陕西顺德汉画像石上也有石雕麒麟,麒麟的形象身子也像鹿,头上有双角,角上有圆球,代表角上有肉。北魏的皇宫中也有麒麟,他的雕刻形象时马蹄、鹿角、牛尾,这也是当时的石雕麒麟风格。北朝到隋代的铜镜后面有麒麟吐书的浮雕作品,宋代《李明忠的营造法式》中的记载是麒麟的造型躯干像狮子或老虎的猛兽形象,明清时候,用麒麟作为装饰图案的雕塑作品、家庭装修、庭院建设等应用的更加广泛,引麒麟和龙有着扯不清的关系,麒麟也具有各种变化,尾巴也和龙渐渐相似,蹄子有的也雕刻成龙爪的样子,以后的石雕麒麟雕刻样式更加繁多..........
麒麟的不足之处不足的是,麒麟头部的处理,过于追求绘画性的效果,有些失之于扁平单调,略显美中不足。在雕刻技法上,作者多用圆刀法,并注意到了圆雕、浮雕和线雕的综合运用,使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较前代更为充分。石麒麟这件作品,流传至今已有1500余年,是南朝陵墓雕刻中的精品杰作。
石麒麟
中国的陵墓石雕在东汉时期一度盛行,但由于三国及两晋时期的连年战乱及为防止盗墓而在上层社会中流行了薄葬制度,帝王诸侯陵墓前的雕像石刻极少。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相对稳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使追求奢靡之风再次泛起,帝王诸侯纷纷大肆修建陵墓,这也使得陵墓雕刻又一次成为了社会的风尚,作品的艺术水平也较之以前有了新的发展。南北朝的陵墓雕刻成为了中国古代雕塑史上重要的一部分。南北朝时期,陵墓前树立石兽、墓碑和石柱的风尚在南朝十分盛行。据考证,这一制度始于南朝的宋代,逐步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制度。南朝陵墓前的石兽均为一对。按照制度,皇帝陵前的石兽,头大而颈部略细,有翼有脚爪,颌下有长须垂胸,陵前右侧的一座头上独角,左侧的一座头上双角;王侯墓前的石兽,头大而颈部短粗,有长舌垂胸,有翼有脚爪,但头上无角。
关于石兽的命名,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头上双角者称辟邪,独角者为天禄,无角者为符拔;第二种认为双角者为天禄,独角者为麒麟,无角者为辟邪;第三种则认为双角和独角者均称为麒麟,无角者称为辟邪。这里,我们采用的是第三种意见。麒麟是传说中的一种神鹿,有角的鹿形早在汉代即已出现,因此,南朝陵前的角石兽,应是在继承汉代石兽造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放在公堂上的装饰,以振官威之用,也是权贵的象征。能够消灾解难,驱除邪魔,镇宅避煞,催财升官。石麒麟非常适合工作性质稳定的人摆放,特别适合在政府机关、公检法、行政机关工作的公职人员使用。催官时候放在驿马方,是最强的催贵升官的物品;
2.因此求生贵子心切的人家,往往会在阳台上摆放一对石麒麟,希望能早得麟儿。
3.将其安放在家中,有镇宅辟邪,增添家中吉祥的作用,不但令屋主事业顺利,连带财运亦会好转。除此之外,石麒麟还能替主人挡去滞运的霉气。
4.用三只石麒麟,放在家宅三煞的位置,而头部向三煞方,可以化解三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