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羊山
出于对观世音精神的敬仰,出于对历史文化的弘扬责任,作为历史文化的触摸者,我们深感历史责任的重大,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于是我们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开始了探证的艰难历程。我们走访全国有关观世音的名观名寺查阅史料;七上礼县香山,数次往返礼县、西和县、武都、兰州、北京,所到之处有波无折,受到了社会贤达和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注。
据一九九九年版《礼县志》记载,西、礼县所在区域在夏朝后商、周时名西犬丘,周朝末期名西垂,秦朝时名西县,晋朝时名始昌县,元末明初时改为礼县。甘肃省陇东南地区的礼县、西和县、成县、康县、武都、宕昌、天水的秦州、武山、甘谷一带,“开发很早,距今约7000年左右”。现已开发的文化景点,有先秦发祥地——礼县大堡子山墓群、祁山武侯祠,西和县仇池国遗址等等,礼县常羊香山(现存千手千眼仙长坟墓,普贤观世音墓碑),唐、宋、元、清时,皇帝给千手观音敬袍,因文革十年动荡期间庙院都被毁掉,现在还保留有清朝时康熙年间孝庄太后给千手观音做的袍等等。仅礼县境内建檔的文物就有107处,遍及县东北部的18个乡镇,永兴乡绵延3.5公里的西南山有国皇家陵园遗址,永坪乡挖掘出了300多只形态各异的陶羊,常羊金子山、香山、仇池山地区周围百十公里以内的雷坝、大桥、王坝等乡镇,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提起香山观世音的传说,无人不晓;西和县、礼县、成县、原天水县关于伏羲、女娲“生于仇池,长于成纪”的定说,更是有口皆碑。史实证明,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陇南、天水一带休养生息,文化积淀相当深厚。
遍及祖国大地的名山寺观,多有观世音仙长的一席之地,但观世音当年修炼何处?历经了哪些艰难?一阅本书的《香山宝卷》部分便知。
《宝卷》分上、中、下三卷,约五万八千余字,详细记述了西犬丘国王之三女苗善,不听父王为其招附马承王业,清享荣华的苦劝,一心普度众生,在遭到父王反对,并以苦力、杀身、焚烧等手段胁迫,仍无法夺志,在太上老君、太白金星的指引下,在香山苦炼终于如愿成仙。国王因其不善,染恶疾久治不愈,无奈之下只得悬榜招医。经仙人点化,需亲人手眼作药引方可医治。国王召集文武商议,王之亲人均不愿舍手眼、不作声,万般无奈之际,差人赶赴香山,向苗善索取。苗善满含热泪,舍肉血,献手眼为父疗疾即愈。父受感,仰天而祈,苗善女遂有千手千眼。国王受其女以身教化,举家归心向善,兴土木,修庙宇,俱成正果。
初读《宝卷》感悟不深,掩卷静思,得益匪浅。轻撩《宝卷》的面纱,不难发现,《宝卷》形式上是宗教道场用经,实质上是观世音为了抑恶扬善、度化众生、最初修炼的文字记载。不仅如此,这本在民间流传的宝卷,还揭示了两点通常为人们忽略的常识:第一,观音不是印度佛教的泊来品,它是以真实的故事为背景,在中国道教和民间多神论基础上,所产生的带有很深的道教烙印的神化形象;第二,观世音从最初价为道教与民间多神论融合的慈善化身,最终成为佛教流传最广、最为人们所信仰的三大士之一,既体现了佛教与中国本土宗教的融合,也体现了佛教在理论上对本土宗教的浸蚀和整合。
从《礼县志》可以看出,西、礼县在7000年前就始于开发,香山宝卷的成形期也是在3000多年之前,可见这里的文化积淀相当深厚。其次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在民族文化的百花园中,有常羊仇池山伏羲文化,有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先秦文化,也应有香山文化为源头的西犬丘观世音文化。这些都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处于低水平状态,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管理社会的能力受时代局限,统治者即为神,具有无法穷尽之威力和至高无上的威严。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和传播在那个时代也是可以理解的。
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三千年前,苗善的人生观、名利观,与进入21世纪的现代人相较确实有着历史岁月所赋予的差距。但传承这种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弃恶从善,涤浊扬清的高尚情操,仍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人类是逐渐进步的,更应该是逐步趋于和谐的。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祈盼,但愿鉴赏“宝卷”的贤达,能够从中汲取教益,也愿香山这颗明珠重放更加夺目的异彩。
祖国山川秀丽、人杰地灵、从东到西、由南及北,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以观世音为主体的名观提供了中外游人旅游观光的胜景,陶冶着人们的心灵,但她的原发地却较为冷清,就连完整的记述至今才得以面世。这里我们由衷地向抄录宝卷达六年之久的潘清瀛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一些名人、学者对《西犬丘的故事》太上慈悲香山宝卷一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宝卷中的神话传说写出考证性的史考,把源远流长的民间说唱文学,作为一种尚无文字记载的口头史诗来看待。我们找了很多本地的学者,由于没有史料记载,也从来不知道西犬丘故事这一书上记载的历史,所以无法写史考。所以这个史考只有让我们自己来写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又从来没有出版过书籍。这里我们只有靠自己看了宝卷,对宝卷的认识和当地百姓的讲述简单的说一下这一书的真实历史。
在这里我想说为什么这个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到现在都没有推向世人。其一,从宝卷记载来看,从远古传说中的雷公、华胥和他们的后代伏羲、女娲、炎帝、轩辕、玄武、大禹到苗庄王及苗善公主为首的常羊山、仇池山仙洞仙人们都是向着太阳出来的地方发展,走向全国。所以那里没有留下能人、勇士,没有人把这一历史推向世人。其二,从宝卷记载来看,那个时代的人大都居住在山林茂盛的高山顶上,山林茂盛的地方有野果之类的食物供他们食用。由于后来经过历史的发展,地理的变化,现在这些地方变得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这里的人贫穷、落后。改革开放,使这里的人也慢慢地富起来了,人们又谈起自己的先祖,说起了这些故事,祭祀自己的祖先。我们也把几经磨难保存下来的宝卷、经书都拿出来,推向世人,让人们知道我们的始祖的真实历史。2006年3月开始,我走访了甘肃礼县雷坝香山为中心的礼县、西和七个乡镇,21个自然村。经雷坝乡70到80岁的老人讲述,香山建于大汉7年,毁于1968年的秋季。当时庙内有中国历代皇帝敬献的袍,唐代皇帝敬献的铜香炉(香炉重1吨),祭祀用的锣、钟等全部被毁(当时甘肃省、天水地区、礼县党、政、军部门没有毁庙的任何通知,是一些个别的极左分子将庙和墓毁灭)。现在香山上仅保留下千手千眼观世音坟墓和通大汉7年立的墓碑,碑上写有《大慈大悲普贤观世音菩萨》,原墓则又被毁。清朝光绪7年维修香山的碑文,也于1968年被毁。当时坟墓被毁之后,有很多好心人将毁掉的坟墓的砖和庙里的瓦拿回家供奉,经人介绍,我们找到了保留砖的人,现在砖还保留在他家里,砖长33厘米,宽33厘米,厚6厘米,颜色是灰色。1986年一些善人又将坟墓重新修复。现有雷坝某村保存的清朝敬献的龙凤袍两件,第一件袍长116厘米,袍宽70厘米,肩宽60厘米,腰宽65厘米,前底宽85厘米,后底宽80厘米,袖长42厘米,袖宽38厘米,胸前绣有一龙,后背绣有八卦图,左边绣青龙,右边绣白虎,袍边绣有红莲,云海图。第二件龙凤袍,袍长115厘米,肩宽63厘米,腰宽70厘米,底宽85厘米,前肩宽64厘米,前腰宽65厘米,前底宽80厘米,袖长34厘米,袖宽34厘米,前襟直径31厘米,中宽34厘米,下底宽46厘米,领宽9厘米,领长77厘米,袍上绣有九龙一凤,袍边绣有红莲和云海图。(附照片)。
在香山附近的滩坪乡秀山村,1971年修梯田时挖出来的“立眼人”坟墓,当时修梯田的滩坪乡秀山村人苏斌自己保存下来的瓦罐,黑色,高13厘米,上口直径12厘米,下底直径10厘米,椭圆形状,带有手把,手把长8厘米,宽2厘米,里外都是光面。玉石器:长25厘米,大头宽7厘米,小头宽5厘米,中间厚0.07厘米,两头呈刀子形状。石斧:长11厘米,宽6厘米,厚1.5厘米。另一件石斧:长10厘米,宽7厘米,厚1.5厘米。据当时参加修梯田的群众描述,“立眼人”坟墓是一个土窑,人活的时候住在里面,死后就把自己葬在里面,窑内有“立眼人”遗骨,居当时看见的人讲,他们的遗骨长得粗大,头盖骨的眼眶比现在的人直立起来130到140度。窑内还有30到50厘米厚的柴灰,有各种动物的牙齿。我们认为,瓦罐是他们用来喝水吃饭的,玉石器是他们用来自卫的,各种动物的牙齿是用来装饰的(现在那里的人世代留传下来的家神画像的眼睛骨和“立眼人”的眼骨相同)。
在西汉水流域雷坝常羊山为中心的地区发掘的东方剑齿象门齿化石,恐龙化石,巨蟒化石约为距今100万年的动物化石,甘肃礼县雷坝境内发掘过有这样的古动物化石多处,当地人称为“龙骨”。一些山上仍有现今河床用作建筑材料的砂石、深埋地下的青色泥土和大树躯干,是远古礼县地质变化的见证。1973年,“农业学大寨”兴修水平梯田时,在西汉水流域常羊山附近雷坝乡蒲陈村陈家坪发掘的齐家文化陶罐、铜鼎、磨制石器以及寺洼文化安国类型的豆、鬲、鞍口型陶罐。陈家平遗址,面积120000m2。西北面有灰层、灰坑、房址等遗迹。文化层10—60米,厚2—3米,采集标本为仰韶文化的红、黄、褐色陶罐及磨制石器。东南面多为墓葬,属寺洼文化,安国类型的豆、鬲、鞍口形陶罐等(据当时大队清点上交文物的会计说,当时古墓葬中发现有石匣子,匣子内装有银条,和筷子一样大小,呈灰色,易碎,拿在手里一动就断了,当时人们也不知道那是银条,到了第二天,银条又变的软了,村里的老人才发现这是银条。很可惜这些银条被人破坏,石匣子也被人卖掉。)礼县石桥乡高寺头村的高寺头文化遗址,面积约60000m2,文化层厚处达4米,历年有石、陶、骨器出土。地面遗有大量夹沙、泥质、细泥质灰、褐、红、黄色陶片,有钵、盆、罐、瓶、鬲等器形。出土的典型器物有“人首形器盖”(齐家文化)是史前人像造型的代表之一,艺术价值很高。该遗址属仰韶、齐家、周代等多种文化类型的遗址。位于礼县城关镇石碑村北的石碑下遗址,面积约30000m2,文化层厚0.5—2米。1947年裴文中首先发现石、陶、青铜器多件。解放后70年代出土细泥质红陶钵,双耳、三耳红陶罐和砍砸石器等,属仰韶、齐家文化遗存。这些化石、遗址和文物等史前文化证明,礼县大潭在远古是一个大淡水湖,早在五、七千年前,就已有人群在西汉水流域活动了。因而由当地人们代代沿袭、口口相传的对远古时期的描述,在剔除其迷信成分后,甚至可以看作是远古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渐成长壮大的历史。遥远年代的岁月侵蚀,传说中的添油加醋,使一段段艰难曲折的记忆变成了先人们留给后辈儿孙的神话故事,于是,真实的历史被淹没了。而后来的机械的考掘学又把人们心中鲜活生动的历史记忆转化为冰冷的,钉是钉,铆是铆学问。在这种治学过程中历史的原貌确实得到了真实的体现,但许多真实发生的历史也往往被简单的“不可信”三字轻易否定。怎样才能使这些无文字记载的真实历史得以显现其真实性呢?我们认为,大力发掘民间的巫筮文化和说唱文学、民间传说,是一项须下大力气做为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们所整理出的在陇南民间流传的这些宝卷故事只占其民间传说的很少一部分,但通过其已神化的内容,我们还是可以发现远古先民们披荆斩棘、战天斗地的伟举身影和不屈的精神。从这些遥远的传说中,可以看出我们生存的这片热土,从很早的时期,就已不是一片世荒之地,而是中华民族赖以形成的发祥地。
上古时代,常阳山(即香山)、仇池山(常阳山和仇池山相距50公里)前穿流而过的西汉水名叫“雷公河”,河水易涨易落,喜怒无常,有时水流平静,微波不起;有时则变得像发狂的猛兽,浊浪滚滚,奔腾咆哮,横冲直撞;有时随着河水咆哮,雷声滚滚,山摇地动。每当这时,都说这是雷神发怒了。实际雷公是一个居住在常阳山顶在当时人们看来很有本事的人。也许就是一个很神秘的巫师。他可以做到许多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事,所以就有了人们把他叫雷神,说是雷公发怒了就会有打雷下雨,也称他为形天。这与有文字记载的传说大相径庭。后来雷公娶了华胥(即伏羲的母亲),在华胥的帮助下,雷公慢慢变得性情温和,乐意帮人。经现在实际考察,雷公河北山常羊金子山是雷公和华胥居住过的地方。金子山上有雷公庙,是人们为纪念雷公和华胥修的。原雷公神像的样子身高八尺,头上有两个角,眼睛是立起来的,大概有130度,全身都是毛,手里拿着两个金鞭,站在五色祥云之上(在文革时已被毁)。金子山上现在还留有“石窝窝”,直径27厘米,深度27厘米。雷神仙洞。在那个时候,人们不知道地震是什么,在天摇地动,倾盆大雨过后,雷公、华胥和女娲等人帮助那些没有了母亲的孤儿(原始社会孩子没有父亲,也没有种族之分,没有姓氏之分)生存下来。伏羲是那个时候研究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对自然和人类发展提出过卓越见解的人。经现在考察,在伏羲和女娲居住过的仇池山上,现在还留有“石窝窝无根水”。这个石窝窝直径35厘米,深80厘米,里面一直有水,旁边还有伏羲洞、伏羲崖和西石勺景观。仇池山上原有金公、金母神像,伏羲神像是一个童子像,兽头人脸,头上有两个角,眼睛是立起来的,大概有130度。全身是毛,脖子和腰上有树叶,左手撑着日月,右手撑着先天八卦(文革时被毁)“小有天”等。至今,我们那里人为了怀念先人们的丰功伟绩,每当大丰收之年和灾难之年就祭祀这些祖先,祷告祖先,保佑平安。有雷公、华胥、伏羲和女娲的开辟和对大自然认识的提高,才有了后来一脉相承的西犬丘文化。西犬丘文化是继伏羲文化发展的后续。根据潘清瀛老人的口述,我们考察到 常阳山雷公河也是炎帝出生的地方,据当地的百姓相传,炎帝的母亲就是在雷公河常阳山洞生下了炎帝。当时由于各部落互相残杀,炎帝家族的部落被打败。在他爷爷的保护下,炎帝的母亲怀着炎帝从媳妇溜逃了出去,她大难不死,还生下了炎帝。后来炎帝长大,为人们寻找吃的食物,后来被人们称为神农。经实考,媳妇溜在现在的西和县大桥乡。
在雷公河南母望子关就是轩辕皇帝的出生地,据当地的百姓世代相传,轩辕皇帝从小聪明能干,他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告别了母亲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去为人们寻找幸福之源,从此就再没有回来,他的母亲就每天去儿子走出关的地方等儿子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没有等到儿子回来,眼睛也望瞎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轩辕的母亲把这个地方就叫母望子关。“可怜天下母亲心”“儿走千里母担忧”这两句话也就是从这里而来。经实考,母望子关在现在的雷公河南康县境内。
在古西犬丘地区现在的雷公河一带的金子山、香山、仇池山的庙院里供奉的仙人神灵有母系社会的无敌三母。天母也称为仇池金母是伏羲的婆,地母华胥是伏羲的“牙牙”(母亲的意思),人母伏羲的老婆女娲。后来形成有父母共同抚养孩子的时代的男性天王雷公,是伏羲的父亲。三皇是伏羲,神农氏炎帝,轩辕黄帝。武帝是玄武帝是大禹的父亲。大禹帝。玉皇大帝。
《山海经》之形天葬于常羊山
袁珂校注的《山海经?海外西经》曰: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注1:形天,炎帝之首。形天之神话,乃黄帝与炎帝斗争神话之一部分。相传,形天在和黄帝争夺领导权时,虽然被砍去脑袋,仍以双乳为目,以肚脐为口,一手执盾,一手挥斧,狂呼踊跃,继续进行战斗,其斗志靡懈,死犹未已也。然“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山”。常羊山传又为炎帝降生之处,此常羊山与形天断首之常羊,俱在西方,是同一常羊无疑。《宋书?符瑞志》云: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山,生炎帝神农。即此也。《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教授在《形天神话源于仇池山考释》中认为:常羊山的位置应在礼县金子山和西和县仇池山一带。大潭龙鳞有金子山(现为金龙山)。《山海经》既然将常阳山与金子山并提,则常阳山应是西汉水流域的金子山或仇池山。
《山海经》之互人国、氐人国
袁珂校注的《山海经?大荒西经》曰: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注2:古代“互”字与“氐”字相通,互人国即氐人国。氐人,炎帝之后代,天之潭之先民。
《山海经?海内南经》曰: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面而鱼身,无足。
注3:珂案:《大荒西经》云:“有互人国。”郝懿行云“互人国即《海内南经》氐人国,氐、互二字,以形近而相通”。
《山海经》之雷泽
袁珂校注的《山海经?海内东经》曰:雷泽中有雷神,龙首而人身,鼓其腹。
注4:《河图》曰:“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又见《太平御览》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宓牺即伏羲也。根据学者研究认为,伏羲生于仇夷(仇池),长于成纪(汉水)。据此推断,“雷泽”即古“天池大泽”,今大潭雷家坝。
《甘肃通志》云:“仇池碑记在成县,撰人失名,绍兴甲寅上巳日忠训郎曹居贤立石。”仇池碑记立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因仇池属同谷,故碑文亦在今陇南市成县。
《水经注》引曰:“羊肠盘道三十六回,《开山图》谓之仇夷,所谓‘积石峨嵯,钦金隐阿’者也。上有平田百顷,煮土成盐,故又名百顷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曰:“山,在成州上录县南。《三秦记》曰:‘仇池县界,本名仇维,山上有池,故曰仇池。山在苍洛二谷之间,常为水所冲击,故下石而上土,形似复壶’”仓、洛二谷、西汉水、洛峪河也。《仇池记》曰:“仇池百顷,周回九千四十步,天形四方,壁立千仞,自然楼橹却敌,分置调均,竦起数丈,有逾人功。仇池凡二十有一道,可攀援而上东西二门。盘道下至上凡有七里。上则岗阜低昂,泉流交灌。”《元和志》曰:“仇池因山筑城,四面壁立,峭绝险固,石角外向……上有平地,方二十余里,田百顷,泉九十九源。”《元和群县志》曰:“仇池山在县南八十里,壁立百仞……上有数万人家,一人守道,万夫莫克。其地良沃,有土可以煮盐。杨氏故累世居焉,州城即杨难当所筑也。”
伏羲、女娲仇池部落就是现在的甘肃陇东南,西和县、礼县、天水秦州区这些区域。都是伏羲文化发祥地,而常羊山、仇池山是伏羲故里。
宝卷经书是人们为了纪念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先人们的事迹写成,到逢年过节时,到寺庙吹唱,诵念宝卷,祭拜先人们。这些宝卷记载了人类祖先的发源地的真实历史。七千年前,雷公、华胥居住在常阳山,华胥的父母金公、金母居住在仇池山。他们的后代伏羲、女娲出生在常阳山,长在仇池山。伏羲、女娲开天辟地,研究出阴阳、八卦、历法,指引人们男女婚配扶养后代。甘肃的陇东南地区、陕西的西南地区、四川的西北部地区的有些地方一直把父亲叫“大大”,把母亲叫“牙牙”,这些都是从西犬丘国时候就传下来的。“大”就是大人,父亲大人就叫“大大”,“牙”就是人心痛的意思,就是孩子不能离开母亲,女娲当时用自己的牙齿把食物嚼碎,喂给孩子,所以就把母亲叫“牙牙”。(现在的城市的人都不叫了,而农村里还是叫“大大”“牙牙”)这也是人类在历史上第一次大的进步。距今三千到五千年前,以西犬丘国王之女苗善公主为代表的为人类的进步和谐做出了巨大贡献,苗善公主渡化人,教化人,普渡众生,他们还为人类渡化飞禽走兽,让动物服务于人。这也是人类历史的第二次巨大的进步。从宝卷记载看来,那时的人没有种族,没有姓氏,人们把那些英雄好汉,拯救苍生的人都称为天上的神仙,而把坏人和破坏人类安宁的人和动物,称为妖魔鬼怪。从宝卷记载来看人类的发源地就在西部,先人们从西部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东方发展,开辟疆土,逢年过节时为了怀念先皇先祖向西祭拜,这样就有了人们现在传说中的玉皇、王母居住西天(西天的由来:西是代表古西、礼县,天代表天池、天泽就是古常羊山雷公河一带)。
《礼县志》记载,秦仲三年(前842),西戎打败西犬丘。秦襄公二年(前776),戎围西犬丘,秦襄公长兄世父击之,为戎所掳。岁余,放归世父,后建立了西垂国。(经我们考证推断,西犬丘国的国址就在现在的甘肃礼县石桥,西垂国的国址就在甘肃礼县永兴。)后经几百年的征战,秦人实现了他们古西犬丘先人几千年的梦想,实现了华夏一统。有史以来的君主都是以华夏一统的既定方针治理天下。一九九九年礼县境内出土的永兴乡锦延3.5公里的西南山有西垂(西犬丘)国王皇家陵园遗址,也证实了这个历史。
根据宝卷的内容,我们认为西犬丘国是在继夏朝以后发展在现在的礼县、西和县、秦州一带为中心的地方,大约时间就在据今3000年到4000年之间。西犬丘国是与商朝、周朝并行的,因苗巧公主发明的头上戴的爱慈也被商朝、周朝王世所戴。根据《封神演义》的记载,周文王是研究伏羲的先天八卦后,创出后天八卦,而他们的丞相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徒弟,太上老君是他的师伯,所以证明周朝的文化也是从西犬丘传过去的。当地人有的人称犬丘国,也有人称西丘国、西垂国。当时西犬丘国有多少个国王,这里我们也不从得知。从《玉皇的传说》我们可以得知这些国王都是雷公、华胥、伏羲、女娲的后裔。那个时候人们没有民族,没有姓氏。
《礼县志》记载,经过8年多时间的发掘和研究论证,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古墓群被专家一致认定为秦始皇祖先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园;礼县也被认定是中国古代重要史书《史记》所记载的秦人发祥地“西犬丘”所在地。至此,考古学和先秦历史学上的两大千古谜团终于大白于世。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完成统一中国建立封建王朝的第一人。因此,秦族、秦文化的发展史也成为海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1974年,陕西兵马俑及秦始皇陵被发现后,引起了海内外的强烈轰动。众多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的研究,指出秦人应有四大陵园区,并努力寻找它们的所在地。到1987年,秦人四大陵园中的二、三、四陵园,即雍城陵园、芷阳陵园和始皇陵园都在陕西先后被发现。但秦人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园”在哪里,却始终无从得知。
据《史记?秦本记》记载,秦的祖先最初居住在“西犬丘”,后因牧马有功被封地授侯,成为周的附庸,得以建立秦国。所以,“西犬丘”实际上是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和根基所在,查明“西犬丘”的地理位置对研究秦史意义极为重大。
1993年,由于盗墓者的乱挖乱盗,甘肃礼县大堡子山上的古墓被意外发现,一些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甘肃省文物考古所随即在大堡子山进行了为时8个月的抢救性发掘,探明了在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140米的墓葬区内,共有中字形大墓两座,瓦刀形车马坑两座。墓地的东北、北部和西部山弯,有规律地分布着间距为5至7米的东西向中小型墓葬,总数在200座以上。根据钻探资料,考古工作者依山势由下而上发掘了两座南北并列的东西向中字形大墓、1座东西向瓦刀形车马坑和9座中小型墓葬。
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发现,大堡子山的陵墓座西向东,墓主头西脚东,与雍城陵园、芷阳陵园、始皇陵园完全一样,而长达100多米的中字形墓葬也显示出秦人好建巨陵大墓的特点;这些墓葬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玉器,有的青铜器上明确铸有“秦公作铸用鼎”、“秦公作宝用簋”等铭文;从地理位置看,大堡子山“两河夹一山”的独特地势也完全符合先秦皇家陵园“风水”取向。因此,一些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初步认定,大堡子山古墓就是被历史尘封2000多年的秦人第一陵园——西垂陵园。
1998年,位于大堡子山秦公墓东南方约三公里处的圆顶山上又发现了秦贵族夫妇的合葬墓。专家认为,这座墓不但为大堡子山古墓是秦公墓提供了有力左证,其类似的墓葬形制和地理特征也说明,礼县一带就是秦“西犬丘”所在地。
甘肃东南部的礼县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历史上一直是早期人类活动、发展的重要区域,其各个时期文物、文化遗存十分丰厚。由于秦人四大陵园中的三大陵园都是在陕西发现的,此次秦人第一陵园在甘肃礼县被发现,引起了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从1994年起,众多考古专家经过分析考证,纷纷得出大堡子山古墓就是秦公墓的结论。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朝远指出:“从秦公器的形制、铭文、饰文、铸造特点以及相关的史实看,上海博物馆新获的秦公诸器应为秦襄公、文公之器;礼县大堡子山的两座大墓的年代应为春秋初期,墓主分别为襄公、文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学勤认为,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秦公壶器主“应该就是庄公”;中国古代金银器专家、陕西考古研究所所长韩伟在所著论文《论甘肃礼县出土的秦金箔饰片》中,认为“营造大墓者,非秦仲、庄公莫属”;主持大堡子山秦公墓发掘工作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戴春阳认为大堡子山秦公墓的墓主可能是秦襄公。
据甘肃省博物馆历史考古部主任祝中熹介绍,目前考古学和历史学专家已一致确认:大堡子山古墓就是秦公墓,其墓主可能是庄公、襄公或文公,秦第一陵园在礼县大堡子山,秦“西犬丘”在礼县,甘肃礼县是秦族、秦文化的真正发祥地。
专家们指出,秦第一陵园和“西犬丘”两大千古谜团的解开,填补了先秦文化研究空白,为研究秦早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冶金、铸造、陵寝制等,了解秦人如何由偏居西垂的牧马族到建国立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使秦人四大陵园区得以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秦人由西垂到雍城再而咸阳的发祥、发展壮大、统一全国的历史渊源流变得到系统可靠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