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历时五载,至西夏贞观三年(1103年)竣工。
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名宝觉寺。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
明、清两朝皆有扩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数次拨款迁建了牌楼、山门和三座散存的殿堂,令千年古刹面貌一新。
张掖大佛寺内建有牌楼式山门和四大天王殿、关祠殿、过殿、陪殿、厢房、卧佛正殿。正殿南为感应寺,北为金塔殿,后为藏金阁和土塔。
特色张掖大佛寺作为历代皇室家寺院,与西夏、元、明、清王室关系密切,具有典型的宫廷建筑风格。寺院建筑群贯穿于东西走向的中轴线上,左右配殿呈对称式排列,整组建筑造型别致、布局严谨、主题突出、基调鲜明。主体建筑大佛殿是西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殿身由两层楼阁组成,平面构架工整规范,空间组合变换多端,给人以既潇洒自然又庄重深邃,既鲜明真切又朦胧空灵之感,体现了皇家“九五至尊”的气概。
综述
大佛寺现存古建筑包括山门、牌坊、钟楼、鼓楼、大佛殿、大成殿、藏经殿、土塔及金塔殿。大佛殿、佛教艺术陈列厅、佛教经籍陈列厅、土塔、山西会馆、金塔殿等可供游客参观游览。
1966年,在大佛寺中发现石碑、铜佛、铜镜、佛经等珍贵文物。
1970年,在原金塔殿殿基下发现明正统六年(1441年)置放的石函一具,内盛琢磨精致的玉雕、珍珠、银器等。在绘有八卦图案的银盒内,放有珊瑚、琥珀、玛瑙、朱砂、石英等,还有中国的古钱币和波斯银币等。
大佛寺正殿
大佛寺正殿为两层楼,重檐歇山顶,高33米,平面长方形,面宽9间,进深7间,占地总面积1770平方米。殿顶用青筒瓦笨覆盖,殿周围绕廊。
殿内塑释迦牟尼涅槃像,为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木胎泥塑,金描彩绘,面部贴金,头枕莲台,侧身而卧,两眼半闭,嘴唇微启。右手掌展放在脸下,左手放在大腿一侧,胸前画有斗大“卐”字符号。梵文,意为“吉祥海云相”。造像精美,比例协调,线条流畅,神态自然,相貌祥和,栩栩如生。佛像两侧塑优婆夷、优婆塞立像各一尊,背面是十大弟子悼念举哀像。南北两侧塑十八罗汉群像,形态各异,形象生动。殿内东西两壁有取材于《西游记》《封神演义》故事的巨幅壁画。构图杂而不乱,形象跃然壁上。
殿门两侧各镶6平方米见方的砖雕一块,上精雕如来佛讲经说法的故事和神态各异的诸佛像。南为西方极乐世界,上书“登极乐天”,右下方书“西方圣境”。对联为“宝殿巍峨无人量天成敬仰,金身显焕河沙凡圣共皈依”。北为佛说法图,上书“入三摩地”,右下方书“底园演法”,对联为“佛日增辉万善同归登彼岸;法轮常转十方瞻仰正菩堤”。此为中国砖雕艺术之珍品。殿门上有清代的两副楹联,其中一副是“创于西夏,建于前明,上下数百余年,更喜有人修善果;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游三千世界,方如此梦是真空”。
藏经殿
正殿后为藏经阁。明正统十年(1445年)英宗皇帝朱祁镇将正统五年(1440年)宫版印刷的经卷345种、685函、3584卷敕书颁赐给大佛寺。现藏用泥金书写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等佛门瑰宝。
弥陀千佛塔
弥陀千佛塔,俗称土塔。塔高33.37米。相传置放着释迦摄摩胜骨灰。全塔由塔基、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塔基每边长23米,层层向上收小,共13节,华盖直径4米多,四周饰有36块铜质板瓦,悬挂着36个流苏风铃。该塔造形别致,和北京妙应寺白塔有相似之处。
土塔所在的殿内已修建成了一座小型的博物馆。馆内陈列的都是在大佛寺内出土发现的历朝历代的经书、石碑、铜镜、玉雕、珍珠等珍贵文物,还有中国的古钱币和波斯银币等。
《西游记》故事壁画
《西游记》故事壁画绘于大佛殿内卧佛身后的墙壁上,是该寺壁画中的经典之作。这幅壁画色彩斑驳,面积约15平方米,由若干个独立的故事组成,画面上有险山怪石、参天古木、奔流溪水、云雾缠绕、高山火海,反映的是“取水子母河”、“道昧放心猿”、“婴儿戏禅心”、“大战红孩儿”、“活人参果树”、“路阻火焰山”、“大圣拜观音”、“大圣闹天宫”、“观音收怪犼”、“大闹金兜洞”等故事情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观音菩萨、红孩儿等人物形象刻画细致。壁画采取“通景散点式”构图法,用人、神、魔、兽、树、云、水、火、山、石等点缀其间,或动或静,或隐或现,或明或暗,极其传神。
历史文化多次更名
张掖大佛寺几易其名,明清时期曾称“弘仁寺”、“宝觉寺”、“宏仁寺”,民间称作“甘州卧佛寺”、“大寺”等,后来亦称“西夏国寺”。
传说轶事
据明宣宗朱瞻基《敕赐宝觉寺碑记》称:西夏时,有位叫嵬咩的国师,一日静坐,听到附近有丝竹声音,掘地三、四尺,得翠瓦金砖覆盖的碧玉卧佛一具,因而就地建起了这座座东面西的佛殿。
史载,西夏太后经常来寺内朝拜、居住;张掖大佛寺据传曾为元世祖忽必烈降生地,元世祖忽必烈的母后别吉太后也曾在这里久居,别吉太后的灵柩曾寄放于寺内。南宋末年,宋恭宗赵显被虏后为避祸而出家于此。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被大佛寺的宏伟建筑和张掖的繁华所吸引,曾留居一年之久。大佛寺规模宏大,16世纪时寺内可容纳四五千人同时朝拜。
古刹张掖大佛寺与西夏、元朝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所承载的历史、艺术价值是研究张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多民族融合的鲜活史书。
在该寺发现中国的古钱币和波斯银币,尤其是罕见而品相精美的波斯银币,成为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繁盛情景的有力佐证。
张掖大佛寺内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和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
1996年11月20日,张掖大佛寺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张掖大佛寺大佛殿修缮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由河北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设计维修方案,工程于2005年7月动工,主要对大佛殿梁架结构进行了扶正、找平和加固,更换了槽朽、断损的梁、柱、檩、椽,补配缺失的斗拱、门窗等构件,修复屋面、墙体、地面、壁画和塑像,大佛殿全部修缮工程于2005年9月初完成。
1995年,张掖大佛寺被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张掖大佛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2018年,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张掖大佛寺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博物馆
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市西南隅,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涅槃像而得名,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张掖大佛寺
史载西夏国师嵬眻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现存建筑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大佛殿殿高33米,面阔9间,规模宏大。殿门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左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入三摩地”、“袛园演法”。殿内有木胎泥塑佛像,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经文保存完好,以金银粉书写的经文最为珍贵。寺后有一33.37米高的土塔,为张掖五行塔之一,其一、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风格独特,为国内罕见。张掖大佛寺被评审为4A级景区
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据记载:笃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
珍藏经卷
到大佛寺居住。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4A级景区。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大佛寺的历史文物。
1966年在卧佛腹内发现石碑、铜佛、铜镜、铜壶、佛经等,还有一块铅牌,记载了明成化年间在河西发生的一次地震,是供了河西地震史的新资料。1977年在大佛寺附属建筑金塔殿下出土的五枚波斯银币,则是古代中外贸外贸易往来的见证。此外,该寺碑有明宣宗《敕赐宝觉寺碑记》、明通政使穆来辅《重修宏仁寺碑记》等。寺中藏有《大藏经》等众多佛经。
地理位置张掖大佛寺
大佛寺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大佛寺巷特别提醒张掖跨纬度很大,所以南北气候有明显差别。北地区夏天炎热,冬季严寒,日夜温差大,干燥少雨,到这些地区除必备太阳镜、帽子等防晒品外,最好再带件厚实的外套,以抵御早晚的寒气。
美食张掖饮食以面食为主。比较富有地方特色的有搓鱼面、糍耳子、羊肉粉皮面筋、香饭、小饭、煎血肠、羊头汤、鱼儿粉、灰豆汤、油糕儿、梗粉、凉粉、凉糕儿、臊面、孙炒炮、鸡肉垫卷子、山丹油果子以及糊饽、豆腐脑儿等。肉食类中除手抓羊肉和清汤羊肉外,腊羊肉也久享盛名。酒有黄酒、南酒、烧酒,当地素有“无酒不成礼”之俗。在位于张掖市民主东街的甘州小吃一条街上,你可以品尝到当地的各种美味小吃。小吃街一般从清晨六时开张到翌日凌晨三、四点收摊。整个街道两边是一字排开的小吃摊,花样繁多,价格低廉,在小吃街两端还有拔地而起的仿古牌楼,古朴别致,再现了昔日张掖风貌。
公共交通4路,5路,6路,7路,8路,10路,12路,14路,15路,16路,23路,机场专线,红沙窝专线大佛寺站或南城巷口站下车都可以。
的士张掖城区内打表五元左右即可到达
航班到达甘州机场后乘坐机场大巴在南城巷口下车后即可到达
大佛寺的名人
据记载: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朝拜,在此设道场,大作斋会。又传说蒙古别吉太后住在大佛寺,生下大元帝国的开国君主——元始祖忽必烈。别吉太后死后,灵柩也停殡在大佛寺。这些传闻,不见经传,是真是假,至今是谜。南宋投降元朝的一位皇帝在此出家,不当皇帝了,转身却成了一代名僧。[在殿后的藏经阁里,还藏有唐宋以来的佛经6800余卷,其中一部明英宗敕赐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经》,为全国仅存的几部经书中最完整的一部。
元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张掖,被大佛寺的塑像精美宏伟建筑和张掖的繁华所叹引,曾留居一年之久。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不明。
张掖大佛寺
这是大佛寺山门的副楹联。大佛寺蕴涵有哪些秘密,令人疑问白世而不得其解呢?也许值得询问的问题太多了,不说别的,光涉及大佛寺的传说就扑朔迷离,不能不让人疑问。大佛寺的今天
今天,我们社会各界祈望已久的大佛寺禅院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的重大工作将正式起步,张掖大佛寺禅院将成为记载全区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必将使我们甘州在更高、更广的领域开发旅游文化产业,从根本上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国乃至海外的知名度,吸引各方有志之士,凝聚人气、财气,达到乃至超过历史上万国博览、丝路明珠的辉煌境界。这项隆重、重大的工程,是区上四套班子的重大决择,也是全区人民的共同心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新成立的张掖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管理委员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大佛寺禅院的恢复建设作为推动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项目,以打造“西域佛都”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按照建设高标准、服务高效能、管理高水平、发展高质量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宗教与旅游的关系,积极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不辜负四大班子和全区人民的厚望。希望管委会全体成员以德为先,忠于职守,克服困难,严守章程,开拓创新,不辱使命。在此,我们也衷心希望社会各界有志之士,本着振兴甘州、再铸辉煌的美好愿望,热忱地投入到这项千秋工程的行列,有德尽其德,有智尽其智,有财尽其财,有力尽其力,为把大佛寺景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特色旅游景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把甘州建设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丝路明珠而共同努力奋斗!
2006年5月30号,张掖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管理委员会挂牌仪式在张掖大佛寺举行,在挂牌仪式上,中共甘州区委副书记郑月萍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张掖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管理委员会挂牌仪式,标志着张掖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运行。这是区委、区政府本着“历史文化遗产为今天服务,宗教文化资源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区旅游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对于盘活旅游资源,凝聚人气,增强活力,做精、做大、做强大佛寺品牌,再现“千年古刹、西域圣境”历史风貌,加快全区旅游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此,我谨代表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向管委会的正式挂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百忙之中前来参加今天挂牌仪式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大佛寺禅院建设,以及为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积极捐赠善款、献计出力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甘州自古半城芦苇半城塔,令八方贤达、有志之士所青睐。闻名于世的张掖大佛寺创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全国仅存的四家皇家寺院之一,寺院建设规模宏大,风格独特,馆藏文物众多,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我区最富特色、最具潜力的旅游资源和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胜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佛寺的开发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以大佛寺开发建设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景区建设步伐,使大佛寺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日益增强,规模档次明显提升,成为全区唯一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去年以来,经过市区两级多方争取协调,省宗教局批准大佛寺禅院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这为甘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机遇。
【张掖境内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名录】(13家)
张掖大佛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山丹大佛寺、焉支山森林公园、马蹄寺、文殊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中华裕固族风情走廊景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大湖湾、扁都口风光旅游区、肃南冰沟丹霞景区
【张掖境内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甘泉公园、二坝湖水利风景区、张掖森林公园、月牙湖公园、祁连葡萄庄园、南湖生态植物示范园、民乐圣天寺旅游景区、香古寺、梨园口战役纪念馆
【张掖境内其他旅游景区部分名录】
山丹军马场、张掖润泉湖公园、骆驼城古遗址、山丹汉明长城、高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肃南康隆寺猎场、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镇远楼、七一冰川、祁连山国际滑雪场、文殊山国际滑雪、扁都口滑雪场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木塔寺、东山寺、西武当、牍侯堡、山丹新河驿、道巷庙、山西会馆、西来寺、唐钟、屋兰古城民勤会馆黑河流域自然保护区、诸葛楼许三湾城及墓群文殊山石窟红崖山水库圣容寺二郎庙龙首山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