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网_列表在线网
列表在线网 > 知识列表 >

濉溪中学

编辑:列表君 时间:2023-07-31 00:12:52来源:列表在线网
学校简介

学校占地31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搭配和谐,大道小径横贯斜穿,廊亭池榭错落有致。学校系省级“绿色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学校”、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级“传统体育项目先进学校”等。

濉溪中学

学校秉承六十多年优良传统,规范办学,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构建“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攀升,高考升学率逐年提高,连续多年本科达线人数居全市第一。2010年以前有大批同学考入北大、清华、科大、复旦、南大等名牌大学。学科竞赛硕果累累,已有数百名同学在国家和省市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此后,

六十多年砥砺,六十多载辉煌,发扬优秀传统,谱写崭新乐章。全体濉中人正以全新的面貌,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向省级优秀示范高中行列奋进!

学校设施

九霞轩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拥有现代气派的教学楼、条件一流的公寓楼、宽大整洁的餐饮中心、装备优良的实验室、宽敞明亮的电教室、内藏丰富的图书馆、功能齐全的体育馆及气势恢弘的塑胶操场。系“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学校”、 “安徽省传统体育项目先进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师德高尚,素质全面,富有创新精神。部分教师为省市名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和参加过各类研修班的骨干教师。办学理念与时俱进,秉承“开放、民主、求实、创新”的办学思想,结合新的教育形势,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有特长),成就贫困群体,为高校培养输送大批优秀学子。发展规划背景分析

世纪之交,全球化经济的竞争、整合,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无论是国际竞争的复杂性,还是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重大变革,还是学校发展壮大、负债运转的迫切需要,都要求我们必须总结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具有发展潜力的办学规划。

伴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教师中尚存在着面对改革踌躇彷徨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研水准、教学管理同时代的发展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在管理方面,我们从体制、机制入手,形成了一套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机制,但这些管理体制还有一个如何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的的问题。

随着学校规模扩大,教师的引进和新毕业大学生的增加,学校正逐步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但面对青年教师比例较高的现状,如何创造条件,加快他们成熟步伐,事关濉中以后的发展水平。学校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但思路尚需进一步明晰,另外积极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力争尽快形成特色、风格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在人文环境上,学校也存在着如何将传统的文化底蕴、办学传统与现代教育嫁接、融合的问题。

办学思想与目标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将求实、创新、发展作为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积极探索学校从主动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之路,力争使“每位教师都成名,每位同学都成才,每处校园都成景”。坚持依法治校,以德育人,以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科学管理为突破口,以现代教育理念与方法构建现代教学模式,打造一支有现代意识、科学素质、过硬本领、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创建和谐校园,把濉中建设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现代气派、自身特色的省内一流的示范性普通高中,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相关工作与措施

(一)德育工作

目标:

在继续抓好思想教育、行为规范、学风建设三项基本工作的同时,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为中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理想和政治信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美感、健康的身心素质、文明的礼仪和习惯。

措施:

1、积极探索学生自主管理新模式

2、突出德育基本内容,实施“三基”系列教育

3、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德育体系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5、加强健康教育,健全现代人的精神和体魄

6、建立健全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德育评价体系

7、突出德育课堂主渠道作用

(二)教学工作

目标:

在加强常规教学管理的同时,吸纳先进教育理念,开阔视野,博采众长,积极探索高效惜时的课堂教学模式,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力求用五年时间在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教育科研诸方面形成适应时代和濉中发展需要的管理、评价、运作机制。促进学生生动发展、自主发展和健康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升学率。

措施:

1、课程建设

2、课堂教学

(1)胸怀全局,寻求学科均衡发展

(2)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3)突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4)因材施教,转化后进

3、教师队伍建设

(1)狠抓教师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构建面向21世纪的现代教师素质结构体系

(2)进一步优化教师梯队

(3)提高教师教育手段现代化应用水平

(4)加强理论学习

(5)进一步完善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驱动机制。

(三)组织管理

行使学校行政组织职能,建立现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形成以师生发展为本的科学、务实、规范、高效的管理运营体制和行政作风。每个组织成员都胸怀全局,真心认同学校的发展,建立“命运、责任和利益”的共同体;每个领导班子成员都重视自我学习与超越,以正确和积极的心态对待教育改革与探索,不断追求成功与完美。

(四)教育科研

目标:

学校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高,一靠管理,二靠师资,三靠科研。学校要把科研兴校作为最基本的办学策略,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让教科研进头脑、进课堂、进活动,促进学校上台阶、出人才、出理论、出队伍、出经验。

措施:

1、充分发挥教科室、教导处决策、先导职能

2、建立科研兴校的运行机制

3、实现观念转变,寻找最佳结合

(五)校园建设

本着总体规划、创造条件、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先进、实用、科学、节约的原则,在校园建设、教育设备、教学软件三方面致力于创设优良的办学条件。

1、建设有规划、高品位

2、设备高水平

3、软件数量丰富

(六)后勤保障

后勤部门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进一步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进一步完善学校对食堂、公寓的规范性、科学化管理机制,做到科学核算、民主监督、管理到位、优质高效,提高管理水平,切实解决师生后顾之忧,振奋师生精神,保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在做好正常的后勤供应的同时,用环保理念管理后勤工作,严格奖惩制度,厉行节约,防止污染,保证师生身心健康。

学校荣誉

2000 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语文等学科竞赛,共有 916 人次参加比赛, 205 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比赛省级一等奖 13 人次、省级二等奖 19 人次、市县级奖励三百余人次。另外,我校积极开展艺体教育,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为高校和上级运动队输送了大批人才,培养了一批优秀运动员。 2001 年我校夺得县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市中运会团体总分第三名,夺得省示范高中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七名。在 2003 年市迎春长跑比赛中我校分别夺得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和第四的好成绩,还有一批学生获得了由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等单位举办的比赛活动奖项。

在2011年第十一届全省“讯飞杯”中小学电脑制作评选活动中,我校许贯侠老师辅导的黄文迪同学的作品《咸盐风潮》喜获高中组电脑动画省级三等奖。

日前,由我校语文组教师赵清林主持的省“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研究”,获得省第八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在2012年2月14日召开的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也对该课题组获得的成就作了充分肯定。据悉,该获奖课题是本次评比中皖北地区的最高奖项,且是继2005年市教研室副主任张敬邻老师主持的课题(我校语文组部分老师参与了相关子课题研究)获得省级一等奖后,我市和我校教育科研获得的又一殊荣。

濉溪中学2013年高考再创佳绩,本科达线人数2010人,连续第十四年位居全市第一,本科达线率高达67%,遥居全县第一,名列全县前茅。一本达线353人,占全县一本达线人数61%。

优秀作品

日前,由我校朱彦体老师撰写的《濉溪中学赋》入选《吾皖名校赋》优秀作品集。

2011年11月18日上午,由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安徽省教育信息中心主办,《教育文汇》杂志和安徽教育网承办,庐江二中、马鞍山二中、宿州二中协办的《吾皖名校赋》优秀作品集首发式暨优秀书法作品展览仪式在庐江二中体育场隆重举行。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高开华,安徽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鲍康健等同志出席仪式。仪式由省教育宣传中心主任李灿莉主持。

《吾皖名校赋》优秀作品集收录了包括我校在内的全省34所大中小学校的赋文、赋文书法作品、相关学校校长寄语、相关学校珍像等,以图文并茂的艺术形式,反映出我省各类历史名校、特色名校、师范名校、实验名校、职业名校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有赋文和书法精品,都凝聚了组织者、创作者、编印者的心血,对于传承名校优秀的办学传统,进一步宣传名校的办学经验和成果,推动名校致力于精品文化建设,提升安徽教育品位,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另外,该作品集的编辑、出版,对于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展示、收藏、交流和师生阅读、吟诵,对于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人士欣赏、评品,乃至对于有关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也将有积极意义。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合肥等地主流媒体记者,安徽教育网、安徽教育宣传网等媒体记者,部分地市、县(区)教育局的领导和名校代表,作品集收录的30多所大中小学校的领导、赋文作者、书法作者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