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木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简称《唐书演义》,作者是福建人熊大木(熊钟谷),刊行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该小说从晋阳起兵写起,到东征高句丽结束为止,以唐太宗为中心人物,所以又叫《秦王演义》。在该书第82节“李世勣兵进安市城 薛仁贵智取黄龙坡”中,“梁万春”的名字首次登场:
却说守安市城者,却是高丽国左、右亲卫军官镇守,各分绝奴、灌奴等部。绝奴部主帅梁万春、邹定国、李佐升,灌奴部主帅欧飞、暨武、张猴孙,共六员猛将,虎踞于安市城中。
这一节中还描写了梁万春在军事会议中的发言:
是日正在厅堂上会集二部商议。灌奴部欧飞进曰:“唐兵合水陆三十余万而来,近日所向无敌。丽兵屡挫其锋。今大军指日到安市城。临时出战,未得地利。乘其未至,先引部下精兵数万,直抵黄龙坡屯住,阻住御驾。且看他从那里过?”梁万春曰:“此计大妙。与君精兵五万,先截住唐军,我随后亦有人马来应。”
接下来的83节“高延寿纳降李世勣 盖苏文保举束顶汉”中,梁万春再次登场:
太宗乃下令诸军,乘胜攻击安市。一面遣李世勣袭银城,困住高延寿。众人得令,于安市城下不分昼夜攻打。梁万春见丽兵战败,与部下邹定国、李佐升等议日:“唐兵日夕打攻城池,百民各怀内惧。高延寿损折兵马,走人银城。何以退得敌兵?”李佐升日:“安市城濠暂坚固,纵唐兵攻打,无奈我何。复遣人入高丽取救,我只顾准备战守之具,敌人自退也。”梁万春依其议,一面遣使再来高丽取救,一面吩咐军士婴城而守。
第85节“王道宗筑土攻安市 程名振持兵出绿水”:
李世勣、张士贵等装起云梯四十乘,周围用板遮护弓箭,下以车轮推之,拣城上五军守处,即推进。军中鼓起,乘势便上。丽将梁万春知此消息,城中亦预备火箭、火炮之具。
第89节(最后一节)“长孙臣劝回銮驾 唐太宗坐享太平”:
丽将梁万春率众将登城观望,见城下人马整齐,衣袍灿映,各依队伍而行,绳然不乱。丽兵暗暗喝采。梁万春曰:“久闻秦王之兵所向无敌,今日果的不虚也。”忽中军风卷起一面龙凤日月旗,旗下开展黄罗伞。众将前拥后涌,簇住一道銮驾。金鼓声近,将至城濠边。梁万春等知是唐天子过来,众人城上各跪下,齐声拜辞圣驾。前后报人中军,太宗知的,命有司取绢缣一百匹,以赐梁万春等。有司乃曰此绢天子赐汝等事君之忠,守城志坚者也丽兵得赐,城顶拜谢之声,振动御前。
人物原型公元642年,高句丽(当时简称“高丽”,与后世的王氏高丽不同)大臣渊盖苏文弑杀荣留王高建武,拥立高藏为傀儡国王,自居“莫离支”而专权。其时守护高句丽西部重镇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的城主拒绝归顺渊盖苏文,渊盖苏文出兵攻击,但无法攻克,只好听之任之。[1]
公元645年,唐太宗以“为中国报子弟之仇、为高丽雪君父之耻”为由亲征高句丽,六月二十日至安市城,进行围城作战。高句丽派北部北部耨萨高延寿、高惠真率军15万来救安市,被唐将李勣等击溃,是为驻跸山大战。形势对安市城非常不利,但安市城本身“城险而兵精”,城主又以“材勇”闻名,所以唐军久攻不下。[1]
八月,唐太宗欲弃安市、取建安(今辽宁盖州清石岭镇高丽城村),但被李勣劝阻,唐太宗让李勣攻打安市城,安市人每次看见唐太宗的旗盖,就会鼓噪呐喊,唐太宗恼羞成怒,李勣建议在攻下安市那天把全城男子全部活埋。不料这个建议被泄露出去,安市人更加坚守。已投降唐朝的高延寿、高惠真请求太宗出其不意地攻打乌骨城(今辽宁凤城边门镇),进而直捣平壤,其余众臣也多支持,唐太宗有意听从,但长孙无忌反对冒险,主张稳扎稳打,先攻下安市城。唐太宗改变主意,于是安市城继续被唐军围困。[1]
安市城主曾组织奇兵夜袭唐军,未果。在围城之时,唐江夏王李道宗督众筑土山于城东南隅,安市城也随之加高城墙以抗拒唐军。唐军轮番攻城六、七回,冲车炮石打坏了楼堞,安市城随即立木栅以填住缺口。唐军花了两个月时间修好土山后,李道宗让傅伏爱负责守备,一天山崩,压垮城墙,然而傅伏爱却私离职守,导致被数百名安市城军队夺走了土山制高点,挖壕沟来防守。唐太宗见错失攻城良机,火冒三丈,斩了傅伏爱,命诸将进攻安市城,三天都攻不下。唐太宗考虑到辽东很早就转寒,不宜作战,便于九月十八日撤军,结束了对安市城长达88天的围困。临撤时命大军在安市城在耀武扬威,安市城主登上城楼,拜手奉辞,唐太宗赐缣百匹,以嘉其忠。[1]
不过,安市城主的名字并未被史书记载下来。王氏高丽的史学家金富轼感慨道:
“唐太宗圣明不世岀之君,除乱比于汤、武,致理几于成、康,至于用兵之际,岀奇无穷,所向无敌,而东征之功,败于安市,则其城主可谓豪杰非常者矣,而史失其姓名,与扬子所云“齐、鲁大臣,史失其名”无异,甚可惜也!”
流传过程熊大木是当时明朝比较受欢迎的职业作家,同时也是书商,在熊大木模式的炒作下,《唐书演义》是当时明朝的畅销书之一,在社会上一度颇有影响。1592年,朝鲜爆发壬辰倭乱,宗主国明朝出兵救援,与朝鲜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频度陡增。当时明军的一位将领吴宗道在与接待他的朝鲜官员尹根寿聊到古时高句丽与唐的战争时,吴宗道按照他在小说里看到的内容,告诉尹根寿说安市城主名为梁万春;无独有偶,当时另一名朝鲜官员李时发也从明军那里读到了《唐书演义》,尹根寿向李时发求证后确认在史书上失去记载的安市城主的名字正是“梁万春”。从此梁万春的名字就在朝鲜流传开了。1669年,朝鲜显宗曾在经筵上向大臣宋浚吉询问安市城主的名字,宋浚吉回答是梁万春,并提到是尹根寿从中国人那里打听到的。
梁万春的名字在流传过程中,由于韩语中存在对汉字词的头音规则,“梁”字被念成“Yang”,故逐渐出现了“杨万春”的汉字写法,与“梁万春”混用(在韩语里都写作?、读作Yang Manchun),并且与朝鲜半岛固有的“唐太宗中箭眇目”的传说绑定在一起(该传说出现于王氏高丽后期,最早出处是李穑《贞观吟》中的一句“谓是囊中一物耳,那知玄花落白羽”),被朝鲜人传为美谈。1689年,金昌翕为其出使清朝的哥哥金昌业所作的送行组诗中有一首是:
高丽旧疆踔远矣,凤城或云是安市。
千秋大胆杨万春,箭射虬髯落眸子。
若道南汉形胜弱,文皇何如洪太始(皇太极)?
中间的“千秋大胆杨万春,箭射虬髯落眸子”之句,是现存文献中最早将杨(梁)万春的名字与“唐太宗中箭眇目”的传说关联在一起的例子。此后在朝鲜人的文集尤其是燕行录中,杨(梁)万春被频频提及,如著名的朴趾源《热河日记》中就曾提到“又世传安市城主杨万春,射帝中目”的传说。不过朝鲜文人又往往强调杨(梁)万春的故事“传信传疑之间”、“不足取信”、"殆不可信也"、“不足信”。
由于17至19世纪的朝鲜文人对杨(梁)万春这个名字还将信将疑,所以这个名字在朝鲜的流传程度有限。到了20世纪初,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的朝鲜半岛掀起了“
爱国启蒙运动
”,以朴殷植、申采浩为代表的启蒙家大力宣传朝鲜古代的“辉煌历史”,力图唤醒朝鲜人的民族主义,杨(梁)万春被他们当做真实名字,他射瞎唐太宗的传说也被他们当做真实历史事件,作为建构“韩国魂”与韩国民族主义的重要历史资源。申采浩感慨在朝鲜“韩信、彭越遍传樵歌巷谣,而茫不知梁万春、崔春命(即崔椿命,高丽抗蒙英雄)为何国男儿”,因此他宣传杨(梁)万春最为卖力。在他所著的韩国民族主义史学开山之作——《朝鲜上古史》中,不仅提及杨(梁)万春射瞎了唐太宗的眼睛,还进一步“考证”出唐太宗死于杨(梁)万春的毒箭。由于申采浩在韩国史学界的话语优势,所以他的见解在后世被广泛传播,杨(梁)万春也被当今朝鲜和韩国普遍当做安市城主的真名,将其奉为民族英雄,他射瞎唐太宗眼睛的传说也被当今朝鲜半岛的人们津津乐道,韩国甚至用杨(梁)万春的名字命名了一艘军舰(广开土大王级驱逐舰DDH-973杨万春号),并拍摄多个影视作品描述他的事迹。
另一方面,由于《唐书演义》在中国流行一阵后就逐渐沉寂下来,所以梁万春的名字也被中国人淡忘了,甚至从朝鲜半岛回流到中国。晚清学者震钧就提到“又闻朝鲜人云,当日(安市)守城之将名杨万春,可补史缺。”
影视形象《三国记》(1992年韩国电视剧),任革饰
《帝国的早晨》(2001年韩国电视剧),待查
《大祚荣》(2007年韩国电视剧),林东镇饰
《安市城》(2018年韩国电影),赵寅成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