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乡
所属行政村及下辖自然村有寿山村辖寿山、半坑、后湾、大坑林、山猪段、暗后、暗后前厂;郑洋村辖郑洋、下边台、都坑、岭古楼、前坪、岔头、新厝前、大王后、漈垄、铁场;东盘村辖东盘、横林、山头冈、长园、半岭、八家、梅丘垄、山界;普岭村辖普岭、猴洋、亭下、炉坪;叠石村辖叠石;太保村辖太保、仙洞里、白洋;降龙村辖降龙、官山、大坪厂、溪柄厂;前墘村辖前墘;梨后村辖梨后、下梨后、冈头厂;上洋村辖上洋、下村;白凌村辖白凌、门楼岔、茗园、银坪厂、牛坪厂、下坪厂、园坪厂、溪尾厂、下前路厂;北山村辖北山、半岭;白玉村辖白玉、黄熟垄、后墩、企石、四脚丘、溪尾、长冈、下祝潭、李大坪;硋窑村辖硋窑、梅溪、通山、上坑厂、上壑厂、黄土冈、后溪、大坪、洋坪。
气候环境寿山乡
寿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8摄氏度,无霜期240—310天,白玉等低海拔地区达335天,年降雨量1750毫米。境内电力资源丰富,现有4个电站,总装机容量45000千瓦,是该县电力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山高谷深,奇峰林立,千姿百态,主要旅游景点有卧女峰、蝙蝠洞、公鸡寨、国婆峰、龙井峰等。粮食生产以水稻、甘薯为主。自然资源境内矿藏丰富,有铅、锌、铜、铁、煤、石灰石等;山间产当归、天麻、杜仲、党参、竹荪等名贵药材。
经济发展寿山乡
近年来,在上级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全乡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全乡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三条经济带建设有了成效,即白玉油茶经济带、降龙到前圪毛竹经济带、郑洋太保食用菌经济带;四个基地初具规模,即白玉枇杷基地、降龙养兔基地、普岭东盘高山绿茶基地、单条桥石板材基地。乡域的主要产品有:油茶、草菇、花菇、毛木耳、高山绿茶、寿山米烧兔、蒙古羊、反季节蔬菜、枇杷、油奈、石板材等。1990年全乡1667户8320人,其中非农业176人;农业产值640.9万元,工业产值338万元。乡政府驻地寿山村距县城38公里。2002年农业总产量2664万元,工业总产值45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56元。 2004年,寿山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实现社会总产值7.7亿元,工业总产值5.7亿元,农业总产值8980万元,乡财政收入977万元。
基础设施寿山乡
寿山乡交通、通讯十分方便,距尚志市亚布力镇镇路线50公里。方庄、延中、延亚公路贯穿全境。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设施完善。乡域内自然环境保护良好,乡所在地东南5公里,有近幅原二百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盛产名贵中草药50多种,无公害山野菜60多种,野生动物物种繁多,自然风景奇特。特别是高硅矿石、偏硅酸矿泉水储量大、品位高。乡域内电力配套设施齐备;农网改造全部完成、电力充足,闲置厂房、厂场多处,可为来该乡发展的域外商家提供最优惠条件。 2004年8月与岭头乡实现乡镇合并,合并后总面积170.74平方公里,总人口12177人,辖22个行政村。寿山乡是个典型的山区乡镇,海拔在10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比福州市区低5—7℃,森林覆盖率高达89%。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水源充足、植被保护良好,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丰富,闻名中外的寿山石独产于该乡。科教文卫寿山乡
全乡有普通初中一所,教职工61人,有教学班19个,在校学生1158人,入学率98.6%;完全小学7所,校点16个,教职工109人,有在校生4357人,学前班236人,入学率98%。全乡有一个乡级卫生院,医务人员5名,七个村级卫生室,有医务人员18名。
213国道,昆水公路,内昆铁路贯穿全乡,全乡7个村已通公路,共有乡村公路58公里。
境内有水泥厂、红砖厂、煤厂、石灰厂、砂石料场,3.5万伏变电站正在建设中投资3.5亿的小河电石厂即将动工建设。
灾后恢复2008年1月中旬以来,寿山乡出现了五十年来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属历史罕见,对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截至2月29日,全乡因灾死亡畜禽共计1701头(只),其中生猪434头、牛158头、羊死亡868头、家禽死亡169只,倒塌损坏畜禽圈舍23900平方米。为了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努力实现畜牧业生产的平稳发展和畜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特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市、县各级对灾后畜牧业生产的相关要求,把抓好当前畜牧业生产工作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政治任务,切实搞好我乡灾后养殖业恢复生产和发展,通过示范点的建设,带动全乡生猪产业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做好灾区畜牧业生产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畜牧业损失降到最低,加大畜禽圈舍重建修复支持力度,力争5月中旬全面恢复畜禽圈舍,6月中旬前建两个优质二元母猪养殖示范点,努力实现大灾后生猪、家禽等生产的稳定发展。
重点建设
1、修复因灾受损畜禽圈舍。2、在小河村和寿山村投入良种公猪2头,利用人工受精技术改良生猪,充分发挥杂交优势,巩固我乡的二元仔猪生产基地。
3、在小河村新田村民小组和寿山村田湾村民小组和田坝村民小组发展优质母猪饲养示范点。
三、实施步骤
(一)生猪的品种改良
在小河村和寿山村投入良种公猪2头,利用人工受精技术改良生猪,充分发挥杂交优势,巩固我乡的二元仔猪生产基地。
(二)优质母猪饲养示范
示范点选择在小河村新田村民小组和寿山村田湾村民小组和田坝村民小组。
1、在小河的新田村民小组20户农户中发展40头优质二元母猪,建设畜圈40间480平方米,发放母猪400头。
2、在寿山村的田湾村民小组和田坝村民小组20户农户中发展60头二元母猪,建设畜圈60间720平方米。发放母猪600头。
两个示范点由乡畜牧站邓大银和杨君强具体组织实施和负责技术指导。
四、技术方案
1、圈舍重建。尽量采用水泥结构栏舍,适当增加屋顶人字架的密度和强度,少采用平顶或圆顶,减少冰雪的积压;采用纵向通风技术,圈舍进出风口可自动或人工调节,防止圈舍透风;做好圈舍保温设施。及时清理畜禽粪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舒适。
2、种畜禽繁育。抓好种畜禽的春季配种繁育,增加发情检查的频率,准确掌握发情、配种时间;及时引进种畜禽,加大推广人工授精力度,提高优良种公猪的使用范围。 3、加强畜禽疫病综合防治。加强畜禽群体健康水平监测,做好畜禽疫病监控,合理调整免疫程序。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完善畜禽粪便、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落实各村和有关站所责任制,加强工作督导,及时掌握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做到工作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加强与财政、农业等部门的协调,积极争取和落实恢复畜牧业生产资金,促进灾区畜牧业生产尽快恢复与发展。
2、搞好畜牧规模养殖规划。为积极配合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积极做好我乡畜牧规模养殖建设。从示范点的选择、规划布局,到品种引进、饲养管理、畜牧业投入品的使用、疫病防治等方面,要严格执行规范养殖。
3、加大技术扶持力度。乡农牧部门对养殖示范点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扶持力度,每个示范点确定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养殖示范点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努力提高畜牧科技含量,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4、加强资金管理。畜牧项目资金统一由乡财政所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实行全程管理。
获得荣誉2020年6月29日,被评为“福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荣誉称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