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坪镇
七里坪镇属红安县辖镇,全国重点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县境北部。面积351.33(一说36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0798人(2010年六普)。辖1个居委会、6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七里坪。景点有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湖、长胜街、双城塔、对天河、九焰山等。?
历史沿革1949年为七里区,1959年改为公社,1984年建七里坪镇1996年,七里坪镇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辖周家墩、柳林河、张环山、经堂岗、郑必高、八一、方家院、张家湾、贡家河、草鞋店、杨家山、周七家、阮家店、石家河、盐店河、福德桥、罗畈冲、颜邹家、马家岗、周家冲、天台山、对天河、下畈、红坪、花园畈25个行政村和七里坪镇居委会,镇政府驻七里坪;紫云乡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山西冲、七家畈、紫云寨、长塘边、东岳庙、许葛楼、户家湾、张家河、袁英河、许张家、高家湾、柏林寺、傅家坳、方家垱、高徐家、古峰岭、徐家河、长兴店、郑家畈、方西河20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方西河;檀树岗乡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辖檀树岗、吊桥、骆家湾、莲花背、熊家嘴、三圣庵、长冲、马鞍山、观音阁、曹门口、杨李家、戴世英、程维德、陶家边1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檀树岗;典明乡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辖张石河、马鞍石、石家湾、尤家湾、王文秀、张李家、陈祖、高庙岗、典明、白马嘶、万田畈、石家岗、石家嘴、下店1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土库店。
1999年,撤销紫云乡、檀树岗乡、典明乡,并入七里坪镇。2004年,人口73542人,面积286平方千米,辖七里坪1个居委会和红坪、花园畈、贡家河、张家湾、方院、张环山、柳林河、周家墩、经岗、八一、郑必高、草鞋店、杨山、周七家、阮店、石河、盐店河、福德桥、马岗、罗畈、颜邹家、檀树岗、吊桥、骆家湾、莲花背、熊家咀、余家畈、长冲、马鞍山、观音阁、戴世英、杨李家、曹门口、程维德、白马嘶、典明、万田畈、石家岗、石家咀、高庙、张石河、石家湾、马安石、尤家湾、王文秀、张李家、陈祖、七家畈、紫公寨、长塘边、东岳庙、许葛楼、山西冲、卢家湾、张家河、许张家、高家湾、袁英河、柏林寺、付家坳、方家垱、高徐家、古峰岭、徐家河、长辛店、郑家畈、方西河7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七里。?
地理环境位置境遇
七里坪镇
七里坪镇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县城北23公里处,北与河南省新县接壤,西临大悟县相连,东与麻城比邻,南与火连畈临界,阳福公路从镇中穿过并形成街道。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北省定重点镇、红色旅游名镇。行政划区全镇版图面积362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9.8万人。
七里坪罗畈张石河红坪颜邹家石家湾花园畈檀树岗马安石贡家河吊桥尤家湾张家湾骆家湾王文秀方院莲花背张李家文化民俗风情
立嗣
红安素有立嗣的习俗,分“过继”和“抚婴”两种。不育夫妇或无儿的寡妇鳏夫,立兄弟或他人的儿子为嗣子(也有极少数立孙的)承接宗祧,称为“过继”。“过继”系立家族或姻亲兄弟之子侄为子,先嫡后庶,先族内后族外。一般立幼,也有少数立成年男子甚至包括其家属为嗣的。过继外姓者需改姓,一般在三代以后可恢复原姓,称“三代回宗”。立嗣者选定对象后,央人说合,经被过继者及其家长同意以及近亲认可后,举行仪式。届时,燃烛、焚香、鸣炮、叩拜,筵请对方家长、亲房、外祖舅氏和房户长出席公证,立嗣书。也有兼祧的,一子顶两门,不脱离原家庭,兼承两家宗祧。“抚婴”,系抚养多子女家庭转让或被遗弃的男婴,视为己出,不须履行任何手续。在宗族思想浓厚的村庄或当此儿与邻里发生口角时,被抚养者常受嘲讽和歧视。
新中国成立后,过继习俗渐淡,多尽赡老抚幼义务,继承其遗产,礼仪和手续简化。继养有子女的夫妇,因丧偶或离异而再婚,原子女由后妻抚育,或由继父抚养。由此产生继父、继母、继子、继女,以及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也有3次嫁娶,集3户或3姓子女于一堂的。在县北老苏区,先烈生前托孤,长者收养难童,形成义父母、义子女、义兄弟、义姊妹者甚多。
新中国建立前,继养须经再婚者双方自愿,子女同意,亲属认可,言明抚养与赡养义务,请房户长、近亲、媒人公证。继养双方各有抚、养职责,关系处理得好的家庭不多。后娘虐待前子女,继父歧视随母孩童的事常有。新中国成立后,丧偶后再婚的继养子女受法律保护,多数能较好地履行继养义务,部分家庭仍有虐待和歧视现象。
建祠
新中国成立前,黄安各宗族多建家祠,称“某氏宗祠”。为族人供奉、祭祀祖先、议决族中事务、执行族规的场所。各祠有祖产,或田地、山林,或房产、鱼塘,佃于人,收租放债,收益作祭祀和举办族间公益用。每年清明、霜降(或冬至)日,聚男姓族人于祠内祭祀祖先,然后大摆筵席,竞日而终。抗日战争时期,二程区吴、韩、陈等族,将祖产兴办延龄、昌黎、天台等小学以及联合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宗祠收归公有,大多数用作学校校舍或粮仓。
修谱
新中国成立前,各氏族撰宗谱,名“某氏宗谱”,其中载本族源流、祠庙、土地、山林、塘堰以及各户人口情况。“续谱”一次,续排辈派,维护本族人伦秩序。1945年,黄安某姓续谱,历时3年,完成时,举行“化谱”仪式,延僧请道,设坛筑台,诵经作法,“谱斋”7昼夜,最后大放烟火,数十里外群众往观,酒肉相待。新中国建立后严禁续谱,60年代和80年代有个别氏族进行续谱,被劝阻。此外,还有其他宗族习俗,如立族规、玩族灯、“秧毛大麦”等。立族规族有族规、族长。族长又称“户人”,小族二三人,大族五七人,由辈高有钱有势者担任。各氏族订有族规。如:对父母不孝者要到祠堂里打屁股;弟与寡嫂、兄与弟妇暗合所生子女,被视为“黑人”;随娘下堂子女、招夫入赘的后裔,不入族谱;同姓男女青年爱恋者活埋;与外族械斗时所有男子须受命参加,违逆者处死或“革祖”(驱逐出本族)。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宗法制度逐渐崩溃,族长、族规消失。
玩族灯
新中国成立前的每年元宵,各大氏族常按姓氏组织玩龙灯,县南尤甚。届时,擎姓氏大旗,放铳鸣炮,敲锣打鼓,祭神串村,常挑起宗族纠纷,斗殴仇杀,世代不休。新集王、阮两姓械斗多年,诉诸法院也未解决,至新中国成立方休。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春节文娱活动,打破姓氏界线,各级干部与民同乐,但宗族矛盾尚存残余。1983年,觅儿公社阮、夏、王、李、周、彭、胡、董、艾、乐10个大姓,按姓氏玩龙灯147条,参加群众达9997人。玩灯承袭旧习,敬神礼拜,焚香化表。是年全公社玩灯烧纸15万公斤,烧香1万余公斤,耗资数十万元,引起纠纷23起,其中宗族械斗6起,打伤27人。政府再三禁止玩姓氏龙灯,但未完全禁止。“秧毛大麦”农村中有因夫妻不和造成女方死亡或危及男方生命的事件,有因邻里纠纷导致死人的事件,有因干涉婚姻自由引起的事件。事发后,死者家属、亲朋以至一房一村的男女,结队至对方家兴师问罪,吃喝盘桓,毁物拆房,弄得对方家破人亡,甚至发展成村与村的斗殴。这种纠纷,红安称之为“秧毛大麦”。新中国成立后,此类事件很少发生。
历史文化黄麻起义策源地
七里坪镇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这里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全镇有以长胜街革命遗址遗迹群为主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是郑位三、秦基伟、徐深吉等143位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
七里坪镇是著名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全国仅次于井冈山的第二大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曾被命名为“列宁市”。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七里坪长胜街仍保持着苏维埃时期军政机关的原貌。
特产美食煨葫芦、红安荆芥、珍珠花菜、茶叶、板栗、花生、红苕。
红军第四方面军
1931年11月7日,红四军,红二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七里坪西门外河滩上召开成立大会。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部队有3万多人。指挥部驻在长胜街,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中国三大主力红军之一,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七里坪是中国革命的著名老区,革命遗址遗迹极为丰富。1988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2年载入全国历史名镇史册,而长胜街又是革命文物最为集中的一条街。
解放初,由于建设需要,南北城门楼已拆除,街道石条已撬走,居民建房有的改变原样。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长胜街的文物保护,并成立了“七里坪文物管理所”,加强了文物保护,特别是2002年红安县委、县政府决定对长胜街进行重点修复。同年3月,县政府决定投资100万元修复南北城门楼,恢复石条路面,扩宽下水道,修复街道立面,规范管线,充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的复原陈列及辅助展览等。长胜街既是革命文物一条街,又是传统教育、旅游观光好景点。每年前来旅游观点接受教育达数万多人,同时也是革命题材、影视剧拍摄的好场所。近几年在长胜街上先后拍摄了《五更寒》、《大别山上红旗飘》、《黄麻惊雷》、《大进攻序曲》等10多部影视剧目。
红四方面军成立纪念碑
七里坪镇
七里坪镇现有红四方面军成立纪念碑,上面刻有当年任总指挥的徐向前元帅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地”的碑文;有董必武同志题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文的七里坪革命烈士纪念碑;有方毅同志任主任时的中央湖北省委抗日军政学校旧址。七里坪有革命遗址遗迹40多处。在七里坪革命陈列馆,陈列着当时鼓舞革命斗志、震破敌胆并流传至今的歌谣:小小红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走在今日的七里坪镇长胜街,你可以看见当年革命年代的遗迹。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鄂豫皖苏维埃银行、列宁市经济公社、七里坪革命法庭、鄂豫皖中西药局……古朴的街道两侧,静静地排列着这些革命的遗迹,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展示着70多年前的人民共和国雏形。
七里坪镇旅游景点现存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37处,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12条精品线路之一。境内有著名的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湖、长胜街、双城塔等主要景点。其中长胜街是国内保存最完美的古代徽派建筑之一,同时又是大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全长650米,街内由北向南依次有光浩门遗址、七里坪工会、郑位三故居、苏维埃银行、红军饭堂、经济公社、中西药局、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列宁市杨殷街旧址、革命法庭等18处革命遗址遗迹。对天河漂流、艾河、对天河探险漂流、杨山河吧、神奇的九焰山、艾河等景点也在不断地开发。
1958年3月12日,董必武同志回到红安。在视察革命老区七里坪时,挥毫赋诗:“残垒犹存旧战痕,义军根据地传名,而今建设能跃进,不愧当年七里坪”。
政治大革命时期,七里坪镇区被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命名为“列宁市”,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诞生地;是红二十五军、二十八军的重建地;被誉为“将军的摇篮”。有国务院命名的以长胜街为主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37处,是郑位三、徐深吉、秦基伟等143位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
领导
吴浏海,男,1984年10月出生,2007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6月入党,大学学历,历任黄冈市黄梅县县直机关工委科员,黄梅县杉木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汪涛,男,1971年2月出生,1990年12月参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程度。历任红安县七里坪镇工作员、团委副书记、镇宣传干事、镇武装部副部长、福德管理区主任、福德党总支书记。1999年3月乡镇建制调整后,任七里坪镇檀树管理区主任(副科)、檀树党总支书记、镇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现任七里坪镇党委副书记。
李建莉,女,1972年2月出生,1991年12月参加工作,1996年6月入党,大学学历。历任原桐柏集镇妇联主任;永佳河镇副镇长;八里湾镇副镇长、党委宣传委员;七里坪镇党委宣传委员。现任七里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方鸿,男,1977年1月出生,1995年9月参加工作,1998年6月入党,大专学历,历任原檀术乡综治办副主任、檀术乡城建办主任、七里坪镇檀术总支副主任、檀术总支主任、檀术总支书记、七里坪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现任七里坪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杨友余,男,1971年7月出生,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6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历任火连畈茶场中学教师,城关镇政府武装干事、副部长(主持武装部日常工作),城关镇人大副主席,城关镇企业党总支书记、上店党总支书记,城关镇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现任七里坪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黄晋军,男,1974年出生,1985年参加工作,1999年入党,大专学历。历任七里坪镇工作员、农业助理,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镇组织干事,福德管理区党总支副书记,檀树办事处主任、总支书记、工业干事,镇纪委委员,檀术总支书记,紫云总支书记,七里坪镇副科级助理。现任七里坪镇党委组织委员、统战委员。
罗锋,男,1985年10月出生,2009年3月参加工作,2005年12月入党,大学学历。历任红安县国税局稽查局科员、红安县国税局高桥分局科员(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借调到红安县国税局办公室)。现任七里坪镇党委宣传委员。
秦觉飞,男,1982年10月出生,2010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曾任红安县二程镇政府办公室科员,现任七里坪镇副镇长。
自然资源七里坪镇境内有举水、倒水两大长江支流。有山地面积32万亩,适宜于各种经济作物和树木生长。年均油料总产达到3500万公斤,其中花生产量超过2000万公斤,是全省油料生产第一大镇。年均板栗产量119万公斤,茶叶产量231万公斤,珍珠花、蕨苗、煨葫芦等山野菜和干菜年产量近20吨。
经济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七年居全市、全县前列,主要经济指标逐年增长,年度财政收入1455万元,农民人平纯收2268元。依托本地资源,形成了油料、林特、养殖、旅游四大支柱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镇区道路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完成;供电、供排水、电信、交通、医疗、文教等主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以制革、纺织、服装、制鞋、冶炼、矿石等生产加工为基础,为投资商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投资环境。
旅游景点长胜街
七里坪镇
长胜街是七里坪镇的一条主街,原名正街。1930年曾命名为杨殷街,全长400米(解放后又续建了290米),南北有城门楼,花岗石条砌成。街道两边房屋清一色的青砖黑瓦、木格窗户、木板门扇,每间房屋山墙或隔火墙有龙蛇鸟兽造型装饰,街道宽约7米。地面用花岗石条铺成,由于七里坪地处鄂豫交界,长胜街上商贸十分兴隆,街道两边居民都从事工商贸易。据红安县志记载“1927年长胜街从南到北仅经营粮油的漕行就有30多家”,居民们每天把收来的粮油山货特产等,用竹排从倒河运向阳逻,销往武汉。再从武汉把当地群众需要的工业品、生活用品运载回来,销往各地,当时人称七里坪为“小汉口”,称长胜街为“六渡桥”。轰轰烈烈的黄麻暴动在七里坪掀开了序幕,成为中国革命最早武装暴动之一,载入中国革命史册。1930年党中央鉴于鄂豫皖地区革命运动不断高涨,为了指导革命顺利发展,委派曾中生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来鄂豫皖苏区,在七里坪文昌宫主持召开了原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紧急会议,决定成立平汉特区行动委员会、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经鄂豫皖特委研究决定,把革命的大本营建在七里坪命名为“列宁市”,把长胜街命名为“杨殷街”。并在长胜街48号建设“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发行纸币壹元、伍角、贰串3种;铜币面值伍拾文1种;油布凭票(经济公社流通券)有壹串文、贰串文两种。在长胜街49号设立中西药局,为红军医院供应药品,保障了伤病员的治疗,在长胜街52—54号创办了鄂豫皖特区第一个苏维埃经济公社,为农民提供种子农具等生产用品。长胜街29号设立饭堂合作社,相当于招待所,持苏区政府或红军介绍信的可免费就餐,并在河街创办了鄂豫皖苏维埃小学,当时命名为“列宁小学”。双城塔
又名:大圣寺塔
地址: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南3公里的周家墩村。
历史记载:
1.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部将邹普胜(当地人,后为太师)据此,建此塔。塔高35米,13层,形态美观,气势凝重。塔内有阶盘旋至顶,眺望四周,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2.在红安县七里坪柳林河畔的双城旧址之上,故又名双城塔。据县志记载,元末红巾军天完政权太师邹普胜等曾驻此,塔亦为此时所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塔为砖砌,仿木结构,东西向,平面六角十三层,高近40米,由下而上逐层递减,各层斗拱、檐角、勾栏、门窗、神龛均以特制砖件拼装,榫卯相扣,严密合缝,其上所有莲瓣、牡丹、双钱等装饰花纹,精巧玲珑,布局有致。通体比例均衡,收分圆和,形态健美,气势凝重,具有宋代建筑风格。内有阶梯,盘旋至顶,远眺四周,令人心纵神驰。
3.据传,此塔原址原为一座寺庙,和尚众多,香火旺盛。寺庙和有朋养猴之爱好,几经繁殖,猴群较大,经常盘绕于塔顶及各层沿壁及树枝上。由于孙悟空的传说,于日这座寺庙被人称为“大圣寺”。后来几经战乱,各尚逃散,猴群亦逃散。由于上述传说,现今仍有不少盗宝份子,认为此处必有镇塔之宝,经常盗挖,但均被村民发现而逃跑。
4.国务院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安双城塔名列其中。这是红安第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专家考证,该塔始建于元代,为宋型塔。红安县文物部门于1964年、1982年两次对该塔维修,现保存完好。
自然风景七里坪镇自然风光秀美,环境优美。特别是夏季气候宜人,是渡假休闲的好地方。拥有长胜街遗址群、红四方面军诞生地、天台山森林公园、九焰山古兵寨、艾河景区、对天河探险漂流、周家墩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双城塔、红军洞、杨山河吧、香山湖等景点群。全国100余所院校将七里坪镇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在60万人以上。
乡镇历史七里坪镇
红安七里坪镇它是著名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全国仅次于井冈山的第二大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曾被命名为“列宁市”。红安,原名黄安,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交界处。七十八年前,一群年轻的共产党人领导当地的农工发动了史称“黄麻起义”的武装暴动,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鄂豫皖苏维埃红色政权。整个战争年代,共有14万红安儿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这片被血染红了的土地上,也才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共和国的国家主席,还有韩先楚、秦基伟等威名显赫的223名共和国的将军。红安七里坪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24年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1927年11月,中共黄(安)麻(城)特委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部队在在七里坪誓师,经过了激烈的战斗攻克了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革命政权,并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929年,鄂豫根据地形成,七里坪成为根据地的中心。1930年七里坪也被改名为“列宁市”。同年秋在此召开了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了苏维埃政府成员。1931年11月,在七里坪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是徐向前,陈昌浩任政治委员。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保存完整,现存革命旧址四十余处,有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革命法庭、工会、银行、黄麻起义会场、中共黄安县委驻地、红军经济公社、列宁小学等。在七里坪镇后山上建立了纪念碑,碑上镌刻有董必武手书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乡镇风景七里坪镇有钟灵毓秀的天台山风景区,山峰雄伟,林海苍翠,河流蜿蜒,秀丽多姿。主峰天台山高817米,奇峰突起,峭立如壁,其峰顶似台,广数亩,高百余仞,势若接天。天台山环周皆石崖陡壁,仅有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开凿的石蹬一径可上,巧若天造。拾级而上,有坐忘台、抚琴处、了心关、留月岩、披云峰等十景。天台山文化底蕴深厚,不少文人墨客到此,触景生情,挥毫泼墨,欣赏吟咏。如明代耿定向、耿定理写了《天台胜概记》、文学家李贽也写了《夜宿天台》,赞美天台山的绮丽风光。李贽诗曰:“缥缈高台起暮秋,壮心无奈忽同游。水从霄汉分荆楚,山尽中原见豫州。明月三更谁共醉,朔风初动不堪留。朝来云雨千峰闭,恍惚仙人在上头。”留下诗词、题辞的还有明诗人李逢阳“自是淮南第一峰,四时常有白云封。岩岩直上三千仞,矗矗生成百二重。洞口风雷频送雨,山头宫殿欲摩空。几回要上穹窿际,笑看江黄指顾中。”明诗人王家士“万析盘空鸟道悬,跻攀杳杳逐云穿。日边彩树金轮霁。”清文人胡虞胄“天台云气接天浮,登眺同舒万里眸。南涧水流归楚界,北山星拱接淮流。”等等。山上原建庙宇多已毁废,但“天台山十景”及众多摩崖石刻犹存。
在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有一条长5.8公里的河流,叫对天河。蜿蜒流动在丛林峡谷深处,河床全由罕见的青石板构成,上下游落差143米。对天河景区内峡幽谷深,滩多浪急,河谷两岸,奇石林立,古木参天,峭岩飞瀑,风光迷人。是漂流的理想去处。登上橡皮艇,奔流而下,一路博激浪,闯险滩,滑奇石,狂野奔放,同时还可欣赏藤蔓错杂、奇石飞瀑、山花烂漫的丛林风光。漂流时间约2.5小时。
乡镇大街七里坪镇是红安第一大镇。自元代起就形成了集镇街道。一直是武汉的重要农副产品来源地。明清两代被称为“小汉口”,有“拖不完的七里坪”一说。
七里坪镇的长胜街,是有着几百年历史明清古街。斑驳的古长胜街全长1200米,曲折逶迤。石板铺就的街面,街两旁是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老房子。老房子都是砖木结构的,有一层的,有两层的,高低错落。青砖,黛瓦,飞檐,马头墙,别具一格。房子内是用天井来采光。
古街,房子老了,街道旧了,但保护得很好,完整地保存着三十年代时期的面貌。漫步街头,能让人感受到习习古风,依依古韵。
社会教育红安县七里坪镇中学大圣寺小学红安县七里坪镇吊桥小学红安县七里坪镇方西河中学红安县七里坪镇王文秀小学红安县七里坪镇观音阁小学获得荣誉
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宣部授予“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定重点镇、红色旅游名镇。
2016年10月,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32020年4月21日,2020中国特色小城镇品牌传播百强榜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举办。七里坪镇排名第17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