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石
拓跋石(生卒年不详),字盖户千,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平文帝拓跋郁律玄孙,西河公拓跋敦的儿子。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跟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参与瓜步之战,后官至殿中尚书、雍州刺史,历任比部侍郎、华州刺史,袭封西河公。
天安元年(466年),接应刘宋司州刺史常珍奇占据汝南投降,出任都督荆豫南雍州诸军事,以给事中、京兆郡侯张穷奇为副将,出西道前往悬瓠救援常珍奇,同时抚慰淮汝地区,派遣中书博士郑羲担任参军。拓跋石到达上蔡后,常珍奇率领文武官属三百人前来迎接,双方相见后,商议将北魏援军驻扎于汝水北面,没有立即进城。郑羲对拓跋石说:“军机大事贵在速决,现今常珍奇虽到,他的意图不可估量,不如直接入城,夺取城门钥匙,占据官府仓库,虽然这样做并非我们的初衷,关键是以完全控制局面为上。”拓跋石听从了郑羲的话,于是策马直入汝南城。城中还有常珍奇亲兵数百人,在常珍奇的住宅中。
拓跋石占据城池后,思想日益傲慢懈怠,设酒宴嬉戏,没有警戒防卫的准备。郑羲对拓跋石说:“我看常珍奇有非常不满的神色,应整肃军队设防,防备突发事件。”当天晚上,常珍奇果然派人烧官府的厢房,想趁着救火时的混乱发难,因为拓跋石有准备才罢手。第二天早晨,郑羲带着白虎幡去安抚城中居民,民众的心才安定下来。
天安二年(467年)二月,北魏军队向东进攻汝阴郡,刘宋汝阴太守张超坚守不出。拓跋石率领精锐进攻,未能攻克,便退兵至陈城、项城,商议撤兵回长社,等到秋天再攻击。将领们心中乐于早早回兵,都称赞是好主意。郑羲说:“如今张超驱赶市人,背负百斤的粮食,如同蚂蚁聚集在穷苦的城中,性命不能延续一个月,应当安心困守。张超粮食已耗尽,不投降就会逃走,可以抬起脚来等着他们成为囊中之物。如果放弃敌人撤回长社,路途遥远,张超必定会修整城池加深城壕,聚集粮草,将来恐怕难以谋取。”拓跋石不听,撤回长社。
十二月,拓跋石又去进攻汝阴郡,张超果然已经设好防备,拓跋石无功而返。常珍奇虽然向北魏投降,实际怀有二心,刘勔又写信招纳他,于是常珍奇趁着拓跋石进攻汝阴郡的时候乘虚在悬瓠反叛,烧悬瓠城东门,杀魏军三百多人,又去劫掠上蔡县、安城县、平舆县三县居民,驻扎在灌水。
皇兴二年(468年)二月,拓跋石回军进攻常珍奇,将他打的大败。恰逢天色昏暗,北魏军队放火烧了常珍奇的军营,常珍奇一人独自骑马逃到寿阳。卒于任上,追赠骠骑大将军、司徒公、雍州刺史。[1]